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评行为主义政治学。

【答案】(1)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采用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它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形成,二战以后迅速发展,在60年代发展到全盛时期,70年代开始走向衰落。 ①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传统政治学所使用的制度研究方法和法律研究方法,只能研究政治现象的表面,而无法研究实际政治现象中的各种心理和文化因素,只有通过研究政治行为,才可能触及影响和导致产生政治现象的真正原因。

②行为主义政治学主要研究影响政治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政治行为的规律性。如进行民意测验、研究影响集团的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研究决定政府决策的各种人为因素、研究国家执行政策的全部行为过程等。

③行为主义政治学认为,政治学作为解释人的政治行为的规律性的科学,应该能够被经验地证明。行为主义政治学采取了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他们利用调查和计量的数据和结果,来验证人的行为动机和结果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在实际的调查研究中,它大量采用了许多自然科学的数理统计方法和手段。

(2)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评价

①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单纯用现象调查的方法和计量方法来说明政治行为的动机和规律性,因而它不可能认识政治现象的实质。

②使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政治现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不能仅仅依赖它。因为自然科学对它研究的对象是不加任何价值评价的,但社会科学的研究却需要以价值判断为前提,即判断社会现象的善恶是非和阶级性质。不同的阶级和个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人们在研究社会现象时,不可能离开某种价值判断,也即人们的意识形态是不同的。因此,任何社会科学不可能回避价值判断这一基本的前提。行为主义政治学宣称他们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是纯客观的,是没有任何价值色彩的,但这是根本不可能的。正如美国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权威戴维。伊斯顿在他对行为主义政治学进行全面反省时所说,面对具有是非价值标准的政治现象而采取所谓的价值中立态度,本身就是一种价值选择。

2. 简述政治社团作用方式的基本内容。

【答案】政治社团是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政治社团在政治生活中的宗旨是通过利益表达的一系列活动来影响政策,从而维护并增进其追求的利益。总的来说,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有资本主义社

会的作用方式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作用方式之分:

(1)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政治社团的作用方式有正常方式和非正常方式两种。

①正常方式是指政治社团运用常规的非对抗性的手段、合法途径从事利益表达。在正常方式中还可以分为直接表达方式和间接表达方式。

a. 直接表达方式是指同参与政府公共决策的人直接交往。其具体方式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种: 第一,由政治社团代表或专职院外活动人员直接对参与决策的人进行游说;

第二,为政府公共决策人员提供信息和情报;

第三,举行与政府官员、议员沟通人际关系的社交活动。第四是支持政府官员及议员的竞选活动。 b. 间接利益表达方式是指政治社团利用本组织的会员、舆论工具或其他社团来影响政府公共决策人员。这是一种迂回侧击但却行之有效的利益表达手段。

②除了上述各种正常的表达方式之外,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社团也往往诉诸一些非正常的带有强制性的利益表达方式。这种强制性的表达方式有些是合法的,有些则是非法的。合法的方式有司法诉讼、合法示威抗议等。非法的强制性方式则包括政变、恐怖活动以及非法不威抗议等。

(2)在社会主义国家,各政治社团、政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治社团都是在此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其作用方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①各政治社团通过各自的代表参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协会议,商讨和决定国家大事; ②参加中央及地方党组织、政府或有关部门的政策、决议的研究、决策;

③参加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与青年、妇女、工人等利益相关的专门机构的工作与活动:④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3. 如何评价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评价政体的标准?

【答案】在近代资本主义兴起以后,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统治者的斗争在政体问题上表现得非常激烈。因此,许多近代思想家在批判封建专制统治的斗争中更加注意对政体问题的研究,并深入地探讨了政体的划分标准。主要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6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布丹提出以国家主权的归属即主权者的人数和行使权力的方式来区分政体;

(2)17世纪的英国思想家洛克则以立法权行使者的多寡区分了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和君主政体;

(3)18世纪的法国思想家孟德斯鸿是近代对政体问题做过最深入研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他根据的是国家最高权力掌握在哪些人手中以及他们对待法律的态度。

他们提出的分类标准,总的说来只是继承和发挥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基本分类原则是一致的,理论上共同的根本缺陷就在于不是在区分国体的基础上对政体进行分类,混淆了国体与政体的区别。

4.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

【答案】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在社会实践的历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对政治的含义做过的多方面论述,这构成了马克

思主义政治观点基本内容。

(1)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的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其确定社会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质的社会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上,政治关系有不同的内容。在阶级社会中,政治的内容主要是相互对抗的阶级之间的关系。同时,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包括其他的社会关系如民族关系。在消灭了阶级以后,政治的主要内容则是人民内部的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①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政治关系的建立和实际运行,在其本质、内容、形态和方式等方面,根本上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

②政治关系围绕特定权利活动的集中方式,体现和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并且对于经济关系起反作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经济关系在社会群体的形态上体现为阶级关系,因此政治关系在现实内容和社会力量的对比和互动中,首先集中体现为阶级关系。

(3)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社会生活中的社会经济利益和要求,通过国家政权可以得到特定方式的集中和充分的反映、实现和保证。国家和国家政权是阶级社会中的公共权力,是一种从不可解决的社会矛盾中产生,居于社会之上,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特殊力量。因此,认为政治的主要和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就是认为政治的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问题。

(4)政治是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和其他一切社会现象一样,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矛盾运动,其产生、发展、变化乃至消失,都遵循着特定因果联系的规律性,都有其客观内容。人们只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它,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把握其发展规律,才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运筹自如,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马克思卞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它既包含了其他政治观的合理因素,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和精神,从而为我们深刻把握政治的内涵,确定政治的定义提供了基本思想方法。

5. 简述集团政治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答案】集团政治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即所谓“社会解组”了,但是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人们就不仅失去了情感方面的依托,甚至部分丧失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也即所谓“社会重组”。在此意义上,组织形式、组织规模、活动方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出现,满足了人们寻求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这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转型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就已经意味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20世纪以来,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界限随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和阶级之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而有所淡化,某些在过去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