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一).... 2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二).. 13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三).. 27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四).. 37
2018年福建师范大学中共福建省委党校612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核心题库(五).. 50
一、简答题
1.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哪些特点?
【答案】中国地主阶级为了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强制,在地主的个人权力范围之外建立了一整套庞大、复杂的国家机器,由专职官吏行使行政、司法、军事等权力。这就形成了中国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权力结构一一封建官僚制。
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封建官僚制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各级官僚不是凭借自己在经济上的地位,而是通过举荐、科举等途径,由国家任命而取得官职的,并且按官职领取国家棒禄。因此,政治权力是游离于土地所有权之外的。随着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历代统治者不断健全、扩大自己的官职队伍。
(2)在官僚集团内部,有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我国第一个封建官僚政权一一秦朝建立之初就把建立官僚等级制度作为当务之急。我国魏晋时代建立了九品三十等的官僚制度,以后为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这种官僚集团内部的等级制,是维持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有效手段。
(3)封建官僚按官价高低享有特权,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吏,除了食取傣禄之外,还享有如下特权:减免赋税,以官抵罪,大官僚有权保举自己的子弟做官,此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因升官而发财者更是封建社会的常见现象。
总之,中国封建社会的官僚制本质上是适应大土地占有者阶级的需要,利用政治权力压迫、剥削广大农民的手段。
2. 简述政治团体的特征。
【答案】政治团体是指在现代政治生活中,那些不同于政党和国家政权机关,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治决策形成过程的利益群体。
政治团体是区别于政党和政府机关的利益群体。它具有如下几个特征:
(1)政治团体的社会基础是具有相对具体、集中、单一的利益和目标的人群。共同的利益要求是政治团体形成的前提。没有这一基本的前提,也就不会有政治团体。
(2)政治团体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是政治团体满足团体利益的重要手段,正因为如此,团体的存在和活动才具有了政治性质。
(3)作为一种非政府性的组织,政治团体属于社会团体的范畴,是独立于政府机构的。在很多具体的利益问题上,它们常常同政府处于对立的地位,它们试图向政府施加压力以求集团利益的满足,而对于集团的组成及内部活动,政府是无权介入的。在这个方面,政治团体既区别于政府组
织,又区别于政党。
3. 政治社会化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它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进行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个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三个层面上。
(1)赋予个人以特定的政治人格和政治能力,使之适应、参与乃至改造社会政治生活。
对于社会成员个人来说,政治社会化是其政治成长和发展的持续过程,这个成长和发展由两个方面构成:一种是政治人格的形成和成熟过程。人们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通过特定的途径和媒介,获得特定的政治知识,从而逐步形成了特定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单个社会成员所拥有的这种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总和,就形成了特定的政治人格。二是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人们的政治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既有赖于人们对于政治生活规则和规范的认识和掌握,也有赖于人们对于政治生活技能和素质的掌握和拥有,而这些都是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来推动、实行和展开的。
(2)维持、改变和创造社会政治文化。
政治社会化过程是在现有的社会政治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政治社会化灌输、传递的首先是既有政治价值、政治信念、政治规则规范和政治行为模式。正是通过这种灌输、传递,政治社会化使既有的政治文化得以维持和延续。
政治社会化维持和延续既有政治文化主要是通过政治文化的代际传递来完成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又是通过一定的政治实践来完成的。
(3)维持或改变政治体系。
政治社会化对于政治体系的维持或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造成人们对于现有政治体系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来实现的。当政治社会化过程造成社会政治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的强烈认同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时,它对于现有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维系作用。反之,当政治社会化过程使社会成员对现有政治体系离心离德,乃至要求推翻现有政治体系而代之以新的政治体系时,它对于现有政治体系具有极大的摧毁作用。而当政治社会化过程使社会成员对于现有政治体系认同减弱或不能使这种认同得到强化时,它客观上是在消极地削弱着现有政治体系的稳固和政治功能。
4. 简述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之间的关系。
【答案】(1)不同的社会经济基础、利益关系和政治统治是政治民主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决定着政治民主的性质。可是,社会经济基础、利益关系和政治统治的确立并不意味着统治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能够自然得到平等实现。为了平等实现统治阶级成员的政治权利,并协调其内部利益关系,还必须完善必要的政治形式,这种政治形式的完善过程,也就是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
(2)政治民主的发展过程,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历史条件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不过,从人类政治民主的发展历史来看,政治民主的发展具有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制度性建设和公民教育三条基本途径,其中,政治民主的基础性建设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民主政治的经济基础性建设,包含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从这个层面来说,
经济发展与政治民主之间的关系主要如下:
①民主政治需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发展,没有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发展,公民不可能有谋生以外的时间和兴趣关心和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因此,发展社会经济,提高国民收入,才能为公民实现政治权利和发展政治民主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机会。
②政治民主的规则是市场经济规则在社会公共领域的运用,因此,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及其规则,是发展和完善政治民主的基础途径。
5. 如何理解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答案】民主集中制是中国政府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
一。这主要体现在:
(1)国家代表机关是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其他国家机关由代表机关民主选举产生,一切国家机关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国家机关代表人民意志和利益,受人民委托,按照法定程序和方式集中统一地行使国家权力。
(3)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上下级国家机关之间实行地方服从中央,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以保证国家机器正常和高效运转。
6. 如何理解政治革命的含义?
【答案】政治革命是指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从社会政治发展的意义上看,政治革命是社会历史过程中政治发展的特定方式和途径,政治革命的斗争锋芒“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其历史发展的作用在于打破旧的政治关系和政治秩序,推翻旧的政治制度,代之以新的政治关系、政治秩序和政治制度,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政治革命是革命力量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在利益对立和力量对抗的关系中,实现政治权力主体变更和政治权力变易的活动,这一活动的基本特征是:
(1)政治革命以先进阶级和广大群众为革命主体。
政治革命不是少数政治人物、政治派别和政治群体之间的行为,而是社会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是一个阶级与另一个阶级(或几个阶级与另几个阶级)之间的政治较量。是进步的革命的阶级推翻反动的腐朽的统治阶级,建立新的政治统治和政治制度的行为。政治革命不仅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为,也是广大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群众反抗和推翻反动腐朽统治的群众性政治运动。要取得政治革命的胜利,仅仅依靠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还必须团结和依靠广大群众参加。
(2)政治革命以夺取政权为首要标志。
政治革命实质上就是争夺政治权力的斗争,政治革命的首要问题和基本问题就是政治权力的问题。衡量一场革命是否是政治革命,首先就是看其是否是为了夺取政权。
(3)政治革命以变革政治体系为主要内容。
政治革命的主要内容就是对旧的政治体系进行全面而深刻的变革。政治体系是指处于相互依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