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消息主体的结构方式有哪些?
【答案】消息主体是导语之后的主体部分,它是消息的“躯干”。由于消息的读者广泛、篇幅短小、内容承载量大,要使读者在短时间内读完、读懂,就需要记者精心安排主体的结构。不同题材的消息适宜的结构安排不同。
消息主体的结构方式主要包括:
(1)倒金字塔结构
含义:主体本身按材料的重要程度由前至后依次展开。
优点:不仅便于读者把握重点,也有利于编辑安排版面。如果版面位置不够,编辑只要拿掉最后一“块,’,问题就马上解决,而又不会影响全篇的完整性。
(2)纵向结构
含义:主体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结构,称纵向结构。
优点:可以反映新闻事件的大致过程,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记者也可以借“过程”说话,表达某种观点和意见。
(3)横向结构
含义:不受事物发展时间顺序的限制,围绕一个主题,将同一时空范围的情况有序地组织起来,反映“面”的变化。
优点:可为读者提供一个“沙盘模型”式的全景图。这种结构方式其实也由题材本身所决定,为反映“面上”的情况,消息也不能不采用平行的方法加以铺排。
(4)点面结构
含义:点是指个别的、典型的事例,面是指一般的、总体的情况。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这也是主体安排结构的一种常见的方式。
优点:可为读者提供广阔的认识空间,使消息更有说服力,而且也更符合普通读者的认识规律。
2. 通讯需要哪些类型的材料? 细节在通讯中的作用如何?
【答案】(1)通讯需要的材料类型
无论表现事件还是人物,通讯所选取的素材主要有三种:骨干事例、细节材料和一般叙述性材料。
①骨干事例
一篇通讯必须有能够支撑主题的骨干性材料,即事实过程比较完整、事实意义比较突出又有代表性,能够说明主题的事例。
骨干材料是通讯“说服力”的基础,是通讯主题能否成立的事实支柱,也是通讯内在逻辑的基本要求。它必须真实,必须带有权威性。在采写通讯的过程中,寻找骨干事例是中心的一环。如果找不到有说服力的骨干事例,或者骨干事例不多,则要考虑改变通讯的主题。
②细节材料
细节材料是通讯最具特色的要素,是冉现型的材料,具体指骨干(或典型)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它们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最富有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起到感染作用的细节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a. 详细的情节事实
J 隋节事实比较完整地再现了某一事态前因与后果之间的行为形态演变环节,那些行为形态环环相扣的变化,包含着明显的情节悬念和变化着的人像物像,适合大众的阅读口味。
情节事实可分为完整情节、片断性情节和言论性情节三种。
b. 特写镜头
通讯通常选取最富有表现力和个性色彩的细致的画面和瞬间的特写,细致的画面分为场景画面特写、人物特写和人物个性语言特写三种。其中场景画面要求如临其境; 人物特写要求如见其人; 人物语言特写要求如闻其声。
③一般叙述性材料
一般性叙述材料一般不是事例,也不细致生动,但它可以对人物、事件、风貌的背景和现在状态作概括性介绍和解释,“织”出通讯的一个基本背景和舞台,让骨干事例和细节材料有赖以展现的场所,在通讯写作中不可或缺。
(2)细节在通讯中的作用
①细节材料是再现型的材料,是指骨干(或典型)事例中细致的情节、细致的现场画面,或者富有个性化的对话,是通讯中最有灵性、感染力、最易吸引受众的部分。
②细节材料不是“告诉”一件事,而是将这件事“再现”给读者,触动读者的感官,使“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让读者从文章中切实“感受”到活生生的事实。
③感受的经验容易让人相信且难以忘怀,而新闻中的细节感染力最强的材料,往往成为通讯的生动性、可读}h}的来源。在通讯中起到感染作用的细节材料分为详细的情节事实、特写镜头两种,其作用如下:
a. 详细的情节事实比较完整地再现了某一事态前因与后果之间的行为形态演变环节,环环相扣的变化,包含着明显的情节悬念和变化着的人像物像,适合大众的阅读日味。
b. 特写镜头
通讯所选的最富有表现力和个性色彩的细致的画面和瞬间的特写,可以使人产生特别的关注并能使读者借助想象力体味其中的意义。如场景画面可以产生如临其境的效果; 人物特写又使读者如见其人; 人物语言特写则可达到如闻其声的效果,使通讯变得可信并且生动,感染力很强。
总之,特写镜头可以充分调动、满足人们的好奇心,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达到较好的传播
效果。
3. 新闻背景材料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案】新闻背景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说明性背景材料
说明性背景材料是指用来说明和解释新闻事实产生的原因、条件和环境,人物的行为活动的背景材料。其作用在于能使新闻内容容易为读者所理解、接受,使新闻的意义显得更为清楚突出。
(2)注释性背景材料
注释性背景材料是指用以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的背景材料。它通常包括产品或其他物品性能特点的说明、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文史记载的知识、风俗人情的介绍等。
(3)对比性背景材料
对比性背景材料是指那些能与新闻事实形成某种对比的材料。通常,这些对比可以从正反、前后、彼此等方面进行。作者通过两类性质不同的材料(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相对比,是非曲直、真假黑白、先进落后,清清楚楚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作者的思想倾向不言而喻。
(4)提示性背景材料
它是作者精心安排的,对新闻事实的意义有所提示的,或对读者有某种暗示作用的背景材料。
4. 简述新闻语言的风格及其决定因素。
【答案】新闻语言应有不同的风格。新闻语言在符合总体要求,即准确、简洁、鲜明、生动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报道、不同的作者应该有不同的语言要求,或者说可以写出不同的风格。
(1)消息与通讯对于语言的要求有所不同
消息比通讯更惜墨如金,消息的语言是一种具体陈述与抽象概括相结合的语言。
通讯由于承担着展开事实、描写事实、再现事实乃至解释事实的任务,它比消息报道的内容更详细、更深入,它或是对消息所提供事实的进一步必要的补充,或是对消息所报道的全部事实或某一部分事实的“放大”。
通讯报道的范围比消息更广泛,因此,它可以也必须更多地调动各种修辞手法,更多地借鉴文学写作的技巧。一般来说,通讯的语言比消息更形象、更丰富、有更多的感情色彩。
(2)新闻语言风格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基调
不同内容、不同题材的新闻事实,它的基调是不同的。例如有的题材是严肃的,有的题材是活泼的,有的题材是华丽的,有的题材是平实的,有的题材是欢快的,有的题材是凝重的等。分清题材的基调。对准确地把握新闻事实,在写作中选用恰如其分的语言表现新闻事实有着重要的意义。即,在确定了报道题材基调的时候,往往也就确定了撰写这篇报道时的新闻语言风格或者色彩。
(3)新闻语言风格还取决于人物报道中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
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对于新闻语言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被采访者的语言个性在一定程度上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