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写作教程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评述型导语的长处。
【答案】夹叙夹议、有述有评的导语,称评述型导语。评述型导语的长处有二:
(1)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可以发挥“勾玄”的作用。玄,深奥; 玄妙。此处指新闻事件深层的、一般不易为读者所注意、所了解的含义。通过导语中的议论,在消息的开头就将其昭示给读者,可以使读者一接触新闻就获得某种启迪,从而对消息全文产生兴趣。
(2)评述型导语可以直截了当地发表意见,能够直接影响舆论。公正的评判才是对艺术的尊重。当电视导演程捷就自己的创作日前在北京举办研讨会时,一种求实、不虚张的评论作风令记者感叹:良好的风尚需要大家创造,更值得在文艺界提倡。这条导语的首句和末句都是“评”,都是直接议论,它们可以引起共鸣,可以令读者对导语之后的“如何”以及“为何”产生兴趣。
己有的经验告诉我们,评述型导语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评述型导语中的评。应是言人之所未言,深刻而有新意。
②评述型导评中的评。应是少而精,点到为止,不宜展开。这是由导语空间狭小、文字讲究所决定的。
③为了使导语中的评更具客观色彩、更有说服力,有时,也为了防止因记者直接评论而招致被动,可以使用引语方式发表意见。
2. 简述非事件性消息写作的基本要求。
【答案】非事件性消息包含各种不同的类型。以传递实用性信息、传授实用方法为主的服务性消息,预测未来事件的预测性消息,综合反映某些新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综合性消息,以介绍经验为主的经验性消息,以及人物消息,都属非事件性消息。由于报道的内容不同,它们的写作方法也有所区别。
(1)对比与显现
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要求记者通过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将其变化性、问题性和新闻性明显地揭示出来,摆在读者面前,这就需要用一种方法来加以“显现’,,而显现的基本手段就是对比。
(2)量化与集中
非事件性新闻在写作上有必要将散在的事象加以概括和集中。集中的一个有效手段是总体量
化一一剥去事物的个别的外壳,以抽象的全局性的数字反映社会问题和社会现象的总体态势。
(3)以点带面
以点带面是非事件性消息的又一重要方法。点,即个别的、典型的事例; 面,即全局情况。忽视点,消息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就会被削弱; 没有面,则难以反映总的态势。
非事件性消息运用典型事例,选材上要注意:
①高一一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高度概括同类事物的基本特点;
②深一一内涵丰富,且有思想深度;
③活一一有思想感情,或者有故事性。
(4)提出问题,回答问题
非事件性消息的写作重点在于正面反映新情况或新问题,不在于分析,而只需适当地对问题作出说明。
3. 网络新闻写作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是什么?
【答案】真实与新鲜,是新闻的两块基石,是衡量一个事实有无新闻价值的主要依据,也是新闻价值的源头。传统新闻写作强调真实性与时效性,这种情况同样适合于网络新闻。
(1)遭遇挑战的网络新闻真实性
①互联网的无限开放性,使得网络新闻的可信度受到置疑,因为这张分散性的传播巨网里,任何一个网络都能够产生和发布信息。
②网络新闻的报道速度也对新闻的准确性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提出挑战,速度快,新闻有可能不准确。
(2)获得提升的网络新闻时效性
①互联网的传输速度极快,覆盖面又广,一条新闻上网后,在几秒钟之内就可以传遍世界,任何传统媒体对网络新闻的时效性都望尘莫及。
②时效性还体现在实时史新快。同一条新闻,当它在网络上发表时,其时效性有可能得到史充分的体现,其新鲜的感觉会比传统媒体增强。
③时效性的提升,使得网络媒体以报道突发性事件见长。在这类事件发生时,网上常常出现“塞车”现象,新闻网页的点击率骤增,也说明网民的阅读取向。
4. 在新闻写作中如何体现时效性?
【答案】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属性之一。在新闻写作中讲求实效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新鲜
①要加强今日新闻的采写。
新闻事实发生的时间与把它传播出去的时间两者之差越小越好,越小新闻就越新鲜,越新鲜也就越受读者欢迎。
②学会在报道中把最新鲜、最精彩的信息或内容“拎”出来,用最明显的形式摆在读者的面前。
新闻报道要学会从众多的新闻事实中提炼出最新鲜的那一点。同时还要学会开门见山地从“新闻眼”切入,提纲掣领地面对整个新闻事实。
③寻找新闻的最近点。尽可能找出某件新闻事实在今天的依据。
(2)快速
记者要学会快速写作。为了使自己写得快,记者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
①学会集中精力,不受外界干扰,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都能迅速投入写作。
②学会和养成打腹稿的习惯。在采访与记录的过程中,心中即开始酝酿、起草稿件。
③熟练掌握新闻各种文体的写作要领,特别要得心应手地运用消息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④善于准备好各种写作素材,灵活地组成“预制构件”,随时可以根据报道的需要进行拼接与组装。
⑤注意培养自己口述新闻的能力。如果把“口述”记录下来,不需要更多的加工就可以发表,就是新闻成品,这意味着你基本过关了。经过这样“出口成章”的训练,写作的速度会显著提高。
(3)简短
把新闻报道一一无论消息还是通讯都写得简短些、精粹些,对提高时效性有重大的意义。新鲜、快速与简短有密切的关系。要做到新闻报道简短应注意:
①坚持一事一报。说清楚一件事,比说清楚几件事要简便得多,容易写短。
②要注意把主题破小,把角度选小,把架子搭小,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切忌总结式的报道,切忌漫无边际的全景式的报道,切忌一、二、三、四、五罗列的排浪式报道。
③化整为零,可以多一些滚动报道、组合报道或连续报道。
④挤掉水分,只讲事实。新闻写作只能采用“浓缩法”,不要用“稀释法”。“删繁就简三秋树”,这是新闻报道作品的最佳境界。“写作技巧其实并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谁能在删改中战胜自己,谁就会成功。”
5. 为什么说新闻写作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
【答案】新闻写作之所以是一种受限制的写作,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时间上,每一种媒体都有自身的截稿期。这就要求新闻写作者必须在截稿时间之前完成写作,否则,即使再有价值的新闻,过了截稿时间才写出来,其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失去价值。
(2)空间上,报刊的新闻版面和广电的新闻时段都是有限的资源,因此新闻作品要有篇幅的限制。记者不能天马行空,动辄洋洋洒洒数千言,这样的新闻稿件不仅读者看不下去,首要的障碍就是没有版面可放。
(3)内容上,服从于本媒体的总体编辑方针。每家媒体都有自己的总体编辑方针,所有报道只有不偏离这个方针,才能避免被“毙掉”的危险。
(4)风格上,要与本媒体的总体风格相协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