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学院823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运动生理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外周静脉压

【答案】外周静脉压是指各器官静脉的血压。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一起构成静脉血压。外周静脉压和中心静脉压之间的压力差是静脉回流的动力。

2. 专门性准备活动

【答案】专门性准备活动是指与正式比赛或训练的动作结构、节奏及运动强度相似的各种身体练习。专门性准备活动是在一般性练习基础上,采用动作性质相似和结构与基本部分教材相类似的专门性练习。这是一般性练习无法代替的。只有合理地安排一般性和专门性准备活动练习的比重,才能保证体育课任务的顺利完成。

3. 肌电图

【答案】肌电图是指通过肌肉电图仪的引导和放大,把肌肉兴奋时产生的动作电位描记下来所得到的图形。肌电图的检测主要利用肌电图仪,它一般由放大器、显示和记录装置、记录电极等组成。

4. 最大重复次数

【答案】最大重复次数是指肌肉收缩所能克服某一负荷的最大次数。常用最大重复次数

来表示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

5. 生理学

【答案】生理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生物体的各种生命现象,特别是机体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实现其功能的内在机制的科学。依据研究对象,可将生理学分为细胞生理学、植物生理学、人体生理学等。

6. 余气量

【答案】余气量是指尽最大力呼气之后,仍贮留于肺内的气量。它是肺总容量的组成部分。一般正常成年人的余气量为毫升。

7. 力量训练的特异性

【答案】力量训练的特异性是指被训练肌肉对不同代谢性质、收缩类型和练习模式的力量训

练产生特定反应或者适应的生理学现象,是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8. 第二次呼吸

【答案】第二次呼吸是指“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

二、单项选择题

9. 下列关于张力-速度关系曲线意义的错误叙述是( )。

A. 要増加肌肉收缩的速度,应当减少后负荷

B. 当后负荷减少到零时,肌肉收缩的速度达到最大

C. 要增大肌肉收缩的张力,应当降低收缩的速度

D. 在后负荷的作用下,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都呈反比关系

【答案】D

【解析】张力-速度关系曲线说明:在一定的范围内,肌肉收缩产生的张力和速度大致呈反比关系:当后负荷増加到某一数值时,张力可达到最大,但收缩速度为零,肌肉只能做等长收缩;当后负荷为零时,张力在理论上为零,肌肉收缩速度达到最大。因此,要获得收缩的较大速度,负荷必须相应减少;要克服较大阻力,即产生较大的张力,收缩速度必须减慢。

10.—根神经纤维对若干神经元形成突触联系,这种联系属于( )。

A. 聚合

B. 环状联系

C. 辐散

D. 连锁联系

【答案】C

【解析】A 项,聚合联系是指同一神经元的胞体与树突可接受许多不同轴突来源的突触联系。BD 两项,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间的辐散式和聚合式联系方式常常共同存在,并且通过中间神经元将这两种联系方式结合成许多复杂的链锁式和环状式联系。C 项,辐散联系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可以通过轴突末梢的分支与许多其他神经元建立突触联系。

11.皮质运动区的部位是( )。

A. 中央前回

B. 中央后回

C. 额叶

D. 枕叶

【答案】A

【解析】皮质运动区位于中央前回(4区),是支配对侧躯体随意运动的中枢,它主要发出纤维(锥体束)控制对侧骨骼肌的随意运动。

12.“第二次呼吸”现象是人体( )功能增强所致。

A. 植物性

B. 运动性

C. 植物与运动性

D. 肝脏解毒

【答案】A

【解析】在进行激烈运动的开始阶段,由于植物神经系统的技能动员明显于躯体神经系统,导致植物神经系统与躯体神经系统机能水平的动态平衡关系失调,内脏器官的活动满足不了运动器官的需要,出现一系列的暂时性生理机能低下综合症,如呼吸困难、肌肉酸软无力等,这种机能状态被称作“极点”。“极点”出现后,如果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人体植物性功能増强,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这种状态称为“第二次呼吸”。

13.视觉皮层代表区位于( )。

A. 颞叶的颜横回

B. 颞叶的颞上回

C. 中央后回

D. 枕叶皮层距状裂上下缘

【答案】D

【解析】视觉皮层是指大脑皮层中主要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部分,位于枕叶的距状裂周围,是一种典型的感觉型粒状皮层。人的视觉皮层包括初级视皮层(

层(如等)。

14.切断脑干时出现去大脑僵直是由于( )。

A. 抑制区与上位脑抑制区的联系被切断的结果

B. 抑制区全部被切除的结果

C. 抑制区一部分被切除的结果

D. 易化区部分被切除的结果

【答案】A

【解析】去大脑僵直是指在中脑上、下丘之间横断脑干,动物出现四肢伸直、脊柱后挺、头昂起、尾上翘等肌紧张亢进现象。产生原因为:在中脑水平切断脑干,中断了大脑皮层、纹状体等对网状结构抑制区的功能联系,使抑制区活动减弱,而易化区活动相对占优势,导致伸肌反射的亢进。

15.跳水运动员在作转体动作时,要充分利用( )。

A. 状态反射

B. 翻正反射

C. 旋转运动反射

亦称纹状皮层)以及纹外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