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东财经大学资产评估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资产评估报告书

【答案】狭义的资产评估报告即资产评估报告书,是资产评估机构完成对资产作价意见,提交给委托方的出证性报告,也是评估机构履行评估合同情况的总结,同时还是评估机构为评估项目承担法律责任的证明文件。

2. 功能性贬值

【答案】由于无形磨损而引起资产价值的损失称为机器设备的功能性贬值。设备的功能贬值主要体现在超额投资成本和超额运营成本两方面。超额投资成本是由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使得相同功能的新设备的制造成本比过去降低,它主要反映为更新重置成本低于复原重置成本。复原重置成本与更新重置成本之差即为“超额投资成本”,也称为第1种功能性贬值。超额运营成本是由于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新设备在运营费用上低于老设备。超额运营成本引起的功能性贬值也就是设备未来超额运营成本的折现值, 称为第II 种功能性贬值。

3. 修复费用法

【答案】修复费用法,是以修复机器设备的实体性贬值,使之达到全新状态所需要支出的金额,作为估测被修复设备实体性贬值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前提是设备实体性贬值是可补偿性的,用于修复实体性贬值的费用就是设备的实体性贬值。

二、简答题

4. 我国评估准则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案】我国的资产评估准则体系横向分为业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两个部分。

(1)资产评估职业道德准则纵向分为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两个层次:

①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主要对注册资产评估师执业道德方面的基本要求、专业胜任能力、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委托方和相关当事方的关系、注册资产评估师与其他注册资产评估师的关系等进行概要规范。

②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将根据评估实践中存在的与职业道德有关的问题和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的一些重要内容如独立性、保密要求等做具体的规范。

(2)资产评估业务准则纵向分为四个层次:

①第一层次为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它是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各种资产类型、各种评估目的的资产评估业务的基本规范。

②第二层次为资产评估具体准则。资产评估具体准则分为程序性准则和实体性准则两个部分。程序性准则是规范注册资产评估师执行评估业务流程的准则,包括评估程序准则、评估报告准则、

评估工作底稿准则、业务约定书准则等。实体性准则是规范各种资产类型评估业务的准则。

③第三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南。它是针对特定目的、评估业务中某些重要事项以及特定资产类别评估业务等的规范。

④第四层次为资产评估指导意见。资产评估指导意见是针对资产评估业务中的某些具体问题进行规范的指导性文件。

5. 阐述商标权与商誉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1)商标权与商誉的概念

商标权是商标注册后,商标所有者依法享有的权益,它受到法律保护,未注册的商标不受法律保护。商标权是以申请注册的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而不以使用时间先后为审批依据。商标权一般包括排他专用权(或独占权)、转让权、许可使用权、继承权等。

商誉通常是指企业在一定条件下,能获取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率的收益所形成的价值。这是企业由于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或由于经营效率高,管理基础好,生产历史悠久,人员素质高等多种原因,与同行业企业相比较,可获得超额利润。

(2)商标权与商誉的联系

作为一种社会评价,商誉抽象地存在于人的大脑中,它总是被某种形式如商标表现出来。商标权是商誉的表现形式,商誉是商标的内容,两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侵害商标权必然会侵害其商誉。侵害内容的表现形式的行为,也必然侵害该形式所表现的内容,任何侵害内容的行为,都是通过对内容的表现形式的侵害表现出来的。

(3)商誉与商标权的区别

企业拥有一项评估值很高的知名商标权,并不意味着该企业一定就有商誉,二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①商标是商品的标志,商标权的价值来自其所代表的商品所具有的超额获利能力;商誉只存在于具有超额收益的企业中,是企业整体声誉的体现,商誉的价值来自企业所具有的超额获利能力。

②商标权是可确指的无形资产,可以在原组织继续存在的同时转让给另一组织;商誉作为不可确指的无形资产,是与企业及其超额获利能力结合在一起的,不能脱离企业单独存在。

③商标权可以转让其所有权,也可转让其使用权;商誉只有随企业行为的发生实现其转让,没有所有权与使用权之分。

6. 依据资产业务类型,资产评估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分别说明评估的具体原因。

【答案】依据资产业务类型,资产评估目的分为以下几类:

(1)资产交易。原因:①在单项资产交易中,为了维护交易双方的权益,确定合理的价格,需对交易对象进行评估。②在企业产权变动中,由于将涉及不同经济主体的权益,因此需要进行资产评估。③在房地产买卖中,为合理确定转让价格,需对转让对象进行评估。④在房地产出租中,为了维护出租人与承租人双方的权益,需要通过对拟出租的房地产的评估来确定合理的租金

和签订租赁合同。

(2)融通资金。原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资金短缺需要借入资金,在融资过程中,作为资金拥有者的债权方为了减少风险,在某些情况下就要求资产评估机构对债务人的资产或抵押物进行评估,以判断其还本付息的能力。

(3)资产保全。①对于企业资产保全,当遇到历史成本严重背离资产保全需要时,通过资产评估来重建会计基础,以重建的会计基础作为下一阶段的历史成本,从而使所提折旧能够满足资产保全的需要。②对于财产保险,当发生保险危险后,要对财产损失的原因、程度进行分析评估,以确定理赔价值。这些评估工作,从规范的角度讲,应由专门的评估机构来进行。

(4)资产清算。当企业进行结业清算或破产清算时,有关权益人有权要求以货币形式得到补偿,从而需要对资产进行变现或拍卖。这时就要求资产评估机构评估企业资产的变现价格,以作为资产变现的依据。

(5)债务重组。在债务重组过程中,如果采用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或将债务转为资本,就会产生对非现金资产和股权的公允价值的评估要求。

(6)咨询服务。①以资产开发为评估目的的资产评估,主要是评估不动产的开发前途。具有潜在开发前途的不动产往往需要考虑其开发后的价值是否高于其目前用途的价值。②以考核经营业绩为目的的评估,在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情况下,反映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状态,即可为落实有关责任合同和奖惩经营者、承包者提供依据。③以财务报告为目的评估是为会计的计量、核算及披露提供专业意见的。④当事人涉及资产诉讼案件时,往往需要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对案件所涉及的资产进行评估。专业评估师的评估结果既有助于当事人把握事实真相,又是法院判决的依据。

(7)税收。各项税收中,对资产评估需求量最大的是涉及房地产的税收,计税依据主要是房产的价值,需要加以评估,合理计税。

(8)国家征用土地和房产。国家依法征用土地和房地产,需要有经验的、熟知有关法律的专业人员来对受损一方的损失进行评估,以确定合理的补偿费。

7. 待摊费用评估应注意些什么?

【答案】待摊费用评估应注意以下问题:

(1)不存在单独的需对待摊费用进行评估的资产业务。只有在对企业价值评估采用资产基础法的情况下,才会涉及对待摊费用的评估。

(2)待摊费用本身不是资产,不是资产评估的对象。但费用支出后形成一定形式的实物资产和享用服务的权利及其他无形资产是费用评估的对象。

(3)待摊费用评估的对象是费用支出后所形成的实体资产和权益,它只与资产和权益的存在相关,与其账面的摊余价值没有本质的联系。如果待摊费用所对应的资产和权益已经不存在,无论其账面摊余价值有多大,待摊费用的评估价值都应为零。

(4)在存在相应的资产和权益的情况下,待摊费用的评估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待摊费用的作用期限很难界定,只能按待摊费用账面余额确定评估值;另一种是待摊费用的作用期限和效益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