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一) . 2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二) . 6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三)11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四)16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五)21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收支失衡(Balance of Payments Disequilibrium)
【答案】国际收支失衡也称“国际收支不平衡”,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际收支所发生的顺差与逆差现象。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可分为五类:①周期性不平衡:即由于各国经济周期的国际传播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货币性不平衡:即由货币供给引起的价格、利率或汇率的变动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③结构性不平衡:由一国内部产业结构与国际分工结构、国际需求结构失调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④季节性和偶然性不平衡:由进出口的季节性、洪水和地震等自然灾害原因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⑤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如果表现为顺差形式,外汇储备就增加,对外支付能力也增强; 如果表现为逆差,则会对本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各国对国际收支失衡特别是逆差尤为重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调节,以使之趋于平衡。
2. 经营性租赁、融资性租赁和服务性租赁
【答案】租赁信用的三种基本形式。经营性租赁指出租人将自己经营的设备或用品出租的一种租赁形式,目的在于使用设备。出租品的维修管理责任由出租人承担,但其后由出租人收回,租用者无权购买。融资性和赁指出租人按承租人的要求购买货物再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形式。租赁期间承租人承担维修管理责任。租赁期满后,可以选择购买货物。服务性租赁指出租人负责租赁物的保养、维修、配件供应和培训技术人员等服务的一种租赁形式。三种形式虽然都以租赁为外在形式,但其交易实质、合同双方权利义务以及风险分担状况都是不同的,因此适用于不同的经济活动,满足了不同的需求。
3. 外汇平准基金(Foreign Exchange Equilibrium Fund)
【答案】外汇平准基金是指货币当局拨出一定数量的外汇储备和本国货币建立的基金。货币当局建立外汇平准基金的主要目的是调节临时性、偶然性的国际收支失衡。当国际收支发生逆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需求超过外汇供给时,货币当局就动用该基金在外汇市场上卖出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需求,稳定汇率水平。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造成外汇市场上外汇供给超过外汇需求时,货币当局就动用基金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外汇,消除对外汇的超额供给,以稳定汇率。用外汇平准基金来调节临时性、偶然性失衡的好处在于可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而不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另外,在浮动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还可以通过外汇平准基金的买卖来调节
外汇供求,影响汇率,使之起到推动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4. 官方结算差额(Official Settlement Balance)
【答案】官方结算差额也称“官方储备交易额”。它指基本差额加私人短期资本流动差额所得到的国际收支差额。它是从一国外汇储备和对外官力一债权、债务的变化角度来表明国际收支状况的,着重反映一国在列表期内的国际收支状况对黄金、外汇储备及对外债权债务的影响,而不涉及全部对外收支的实际差额。用官方结算差额,国际收支平衡可以定义为:
(X-M )+LTC+STCp=0
式中,X 为出口额; M 为进口额; LTC 为长期资本流动; STCp 为短期私人资本流动。在官方结算差额中,短期私人资本变动成为国际收支顺差或逆差的一部分,最终通过官方储备和对外债权债务来平衡。官方结算差额能够全面地反映一国的整体金融实力。一方面,它区分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全面地反映了一国的顺差或逆差,一国金融当局应根据这些情况,相应地调动官方储备资产和运用对外债务来平衡国际收支。另外,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官方结算差额还可以作为衡量汇率走势的指标,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另一方面,根据本国货币与国际储备的密切联系,货币当局应通过货币控制手段来缓解官方储备变动给国内货币市场带来的冲击。
二、计算题
5. 阿尔美得银行在其最新财务报表中报告其净利息收益率为3.25%,利息收入总额为8800万元,利息成本总额为7200万元,则银行收益资产为多少? 假设该银行利息收入上升8%,其利息成本和收益资产上升10%,则其净利息收益率为多少?
【答案】(1)银行收益资产=(利息收入一利息成本)/净利息收益率
=(8800-7200)/3.25%
=49230.769(万元)
(2)净利息收益率=(8800X1.08-7200X1.1)/(49230.769X1.L )=2.93%
三、简答题
6. 简要说明凯恩斯利率理论的基本要点。
【答案】凯恩斯认为利息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利率的高低由货币的供求来决定,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货币供求论以分析利率的决定因素。
其理论的基本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利率是由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所决定。这与古典利率理论强调储蓄、投资等实物因素决定利率的观点相反,凯恩斯的利率决定理论强调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
(2)货币需求取决于人们的流动性偏好,而利息就被定义为人们放弃流动性偏好的报酬。在现代货币信用制度中,由于未来的小确定性,人们对货币具有流动性偏好,即考虑持有财富的形式时,大多倾向于选择货币,其动机包括:①交易动机,人们持有货币以备日常之需,它与收入成正比; ②预防动机,人们为应付紧急需要而保有一部分货币,它一也与收入成正比; ③投机动机,
人们持有货币以备将来投机获利,它是利率的减函数。
(3)货币供应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而利率取决于货币的供求均衡点。当人们的流动性偏好增强时,愿意持有的货币数量增加,当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上升; 反之,当货币需求减少而货币供应不变时,利率就会下降。
(4)提出流动性陷阱,即当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人们愿意持有无限多的货币而不愿持有有价证券,故中央银行无法继续通过发行货币降低利率。如图所示。
图 凯恩斯利率论图
图中的货币供应曲线M 因由货币当局决定,故为一条直线; L 是货币需求曲线,两线相交点决定利率。但L 越向右越与横轴平行,表明M 线与L 线相交于平行部分时,货币流通陷入流动性陷阱。
总之,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论从货币的供求来考察利率的决定,纠正了古典学派完全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将投资、储蓄等实质因素完全不予考虑,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7. 在处理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时,为什么有时候通过紧缩货币供给也达不到市场均衡的目的?
【答案】(1)市场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的矛盾,通过压缩货币供给,从而减少总需求的规模以求得解决,似乎是更简捷的途径,事实上也是国内外常见的政策主张。然而,复杂的现实生活并小像抽象推理那样简单。
(2)而当需求扩张不是突发的并成为整个再生产过程的内在因素,即正常生产已经事实上是在需求扩张的支持下运作时,单纯的紧缩,即使是极其严峻的紧缩,也不会产生使供求均衡的效应。通常的机制是,总需求缩减,实际再生产缩减,从而总供给缩减,供需的差额仍然不能由于紧缩需求而取得均衡。比如中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的两次力度较强的紧缩就是这种情况的写照,紧缩后的一两年里经济都曾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3)至于紧缩货币供应、紧缩总需求的物价效应,一般情况下是直接的。物价上涨无论其具体原因如何,纵然不是由过多的货币供给引发的,却都是由货币供给的迅速增加支撑着。因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