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目录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一) . 2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二) . 6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三)10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四)14 2018年吉林大学南方研究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五)19
一、名词解释
1. 自主性失衡(Autonomous Disequilibrium)
【答案】自主性失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引起的失衡。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经济主体或居民个人出于自身特别的目的,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等,进行的交易活动。通常,自主性交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长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和部分短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当这些交易的差额不为零时,便发生了自主性失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一般就指自主性平衡,因此,自主性失衡即可视为国际收支失衡。
2. 市场证券组合(market port folio)
【答案】市场证券组合指个人或机构投资者所持有的各种与整个资本市场的构成完全相同的有价证券组合的总称,通常包括各种类型的债券、股票及存款单等。证券组合的分类通常以组合的投资目标为标准。证券组合按不同标准可以分为避税型、收入型、增长型、收入和增长混合型、货币市场型、国际型及指数化型等。投资者构建证券组合的原因主要有:①降低风险。资产组合理论证明,证券组合的风险随着组合所包含证券数量的增加而降低,资产间关联性极低的多元化证券组合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系统风险。②实现收益最大化。理性投资者的基本行为特征是厌恶风险和追求收益最大化。投资者力求在这风险和收益中达到可能的最佳平衡。如果投资者仅投资于单个资产,他只有有限的选择。当投资者将各种资产按不同比例进行组合时,其选择就会有无限多种。这为投资者在给定风险水平下获取更高收益提供了机会。当投资者构造证券组合来平衡风险和收益时,他能够得到比投资单个资产更为满意的收益与风险的平衡。具体来说,市场证券组合具有如下特点:(1)市场证券组合包含了资本市场上全部种类的上市证券; (2)每一种证券在市场证券组合中所占的比重,与该种证券的总市值占整个资本市场总市值的比重相等。
3. 年度预算平衡论(annually balanced budget theory)
【答案】年度预算平衡论指关于国家预算收支应在每一个预算年度保持平衡的理论。“年度预算平衡论”是“健全财政”理论的核心内容。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这种理论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财思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一批古典经济学家,反对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推崇自由竞争,主张限制国家的活动范围。他们认为,个人平衡收支的节俭行为同样适用于国家,一般情况下,国家财政收支应该保持平衡。“年度预算收支平衡论”曾长期支配许多国家的预算实务。中国也一直把年度预算平衡作为财政的基本要求。即使改革以来出现了较长时期的预算赤字,但恢复年
度预算收支平衡一直是中国财政部门的既定目标。尽管本世纪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采用了凯恩斯主义的赤字财政政策,以对付经济危机,但这种政策带来的滞胀局面,使年度预算收支平衡的呼声又日渐高涨起来。
4. 到期收益率
【答案】指持有债券到期,债券获得的收入的现值与当前价值相等时的利率水平。
二、计算题
5. 某债券的面额为100元,息票率为7%,还有两年到期,若投资者以102元买入,持有至到期,则持有期收益率为多少? 如果再投资收益率为5%,其他条件不变,则已实现收益率为多少?
【答案】(1)设持有期收益率
(2)设己实现收益率则有:则有:计算得:计算得:
三、简答题
6.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有何区别?
【答案】(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它包含了销售与借贷两方面,作为信用制度的基础,调节资金余缺,对经济有润滑和促进作用。而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是目前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2)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债权债务人不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是商品的提供者,债务人是购买者,其客体是商品资本,一般只适应于有商品交易关系的企业,并且一般都是在信用能力较强、经常往来、相互信任的企业之间进行。银行信用的载体是货币形态的资金,债权人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人是企业和个人,它所体现的是银行与企业、个人之间的信用关系。
②商业信用建立在商品买卖中,在方向上严格单向,由上游企业向下游提供; 与商业资本相联系,受单个企业规模限制; 信用链条不够稳定,当单个或部分企业出现经营困难时,信用链断裂,容易引起信用危机。而银行信用在前者基础上发展起来,是一种间接信用。它独立于商业资本,不受个别企业资金限制; 克服了前者方向上的局限性,无论是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都可以获得资金支持; 可以通过存款沉淀,续短为长,进行期限转化; 可利用其在信息领域的优势进行信息生产,降低成本。
③商业信用不具有信用创造功能,而银行信用具有信用创造功能。任何经济实体只有在先获得货币资本或商品资本的前提下才能提供信用,并且对外提供信用的规模大小要受自身资本量的制约。只有银行可以突破这两个限制,它不仅可以根据其资金来源安排资金运用,还可以通过其资金运用创造出资金来源,通过提高贷款创造出货币。
7. 现代金融体系有哪些构成要素?
【答案】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体系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复杂系统。本教材也可以说就是较为全面地讲述和剖析了这个复杂大系统。现代金融体系有五个构成要素:
(1)由货币制度所规范的货币流通。
(2)金融机构:通常区分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这是个种类繁多的群体。最为概括但不一定非常精确地描述其特征,或可归结为经营货币或货币资本的企业,也可归结为充当信用中介、媒介以及从事种种金融服务的组织。
(3)金融市场:对金融市场进行分类,大都是资本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保险市场、衍生性金融工具市场,等等。这些市场的最重要参与者是金融机构,价格信号则由利率、汇率及指数构成,是金融工具发行和交易的场所。
(4)金融工具:一般释义为信用关系的书面证明、债权债务的契约文书等,是金融机构中和金融市场上交易的对象。在我国,通常指从传统的商业票据、银行票据、保单,直到期货、期权
和种种金融衍生工具的标准合约。但类如存款、贷款等也属金融丁具,它们也是信用关系的契约。
金融工具常常被称作金融产品、金融商品,可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是金融活动的载体。
(5)制度和调控机制:市场经济体系中,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基础上,都存在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和在金融领域进行政策性的调节。国家对金融运行的管理由一系列制度构成,这包括货币制度、汇率制度、信用制度、利率制度、金融机构制度、金融市场的种种制度,以及支付清算制度、金融监管制度及其他。这个制度系统,涉及金融活动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体现为有关的国家成文法和非成文法,政府法规、规章、条例,以及行业公约,约定俗成的惯例,等等。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则通过货币政策以及种种金融政策实施,日的是用以实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四、论述题
8. 论述信用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答案】信用在现代经济中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促进资金再分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信用是促进资金再分配的最灵活的方式。借助于信用,可以把闲置的货币资金以及社会各阶层的货币储蓄集中起来,转化为借贷资本,用于各种临时性需要。使闲置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在信用活动中,价值规律的作用能得到充分发挥。那些具有发展和增长潜力的产业,或者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部门和企业,往往容易获得信用的支持。信用还会使资金从利润率较低的部门向利润率较高的部门转移。通过竞争机制,在促进各部门实现利润平均化的过程中,也提高了整个经济的效率。
(2)加速资金周转,节约流通费用。
山于信用能使各种闲置资金集中起来并投放出去,促使大量原本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资金运动起来,这对于加速整个社会资金周转无疑是有巨大好处的。而且,利用各种信用形式,还能节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