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应用心理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研究者先测量所有被试与任务呈高相关的属性,然后根据测得的结果将被试分成属性相等的实验组和控制组。这种被试分组方法称为( )。

A 匹配法

B. 分层抽样法

C.ABA 法

D.ABBA 法

【答案】A

【解析】匹配法是使实验组和控制组中的被试属性相等的一种方法,将被试按某一个或几个特征上水平的相同或相似加以配对,然后再把每一对中的每个被试随机分配到各个组别。分层抽样是将总体按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然后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样本。ABA 法是一种被试内设计。ABBA 法是一种抵消平衡设计。

2. 注意并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要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注意的选择是发生在刺激信息被知觉分析之后。这种注意模型是( )。

A. 衰减器模型

B. 反应选择模型

C. 资源分配模型

D. 过滤器模型

【答案】B

【解析】反应选择模型认为所有输入的信息在进入过滤或衰减装置之前已受到充分的分析,然后才进入过滤或衰减的装置,因而对信息的选择发生在加工后期的反应阶段,注意不仅仅在于选择知觉刺激信息,而且还要对选择对信息的意义反应。

3. 根据如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 , B 为两个自变量,S 为被试),回答74~76题。

(1)这种设计是( )。

A.ABBA 设计

B. 被试间设计

C 被试内设计

D. 混合设计

(2)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

A.3

B.4

C.5

D.6

(3)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

A. 主效应检验

B. 相关分析

C. 简单主效应检验

D. 回归分析

【答案】(1)D

(2)D

(3)C

【解析】(1)该设计中不同的被试分别接受A 因素的两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间设计,而每个被试确都接受B 因素三个水平的处理,属于被试内设计,因此该设计方案是混合设计。

(2)A 因素有两个水平,B 因素有三个水平,结合起来组成6个实验处理。

(3)在多因素的方差分析统计中,如果交互作用显著,则需要进一步进行简单效应分析。

4. 在某研究设计中,用方便分组的方式,将被试分为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均进行了一次前测和后测。该设计是( )。

A. 交叉滞后设计

B. 时间序列设计

C. 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D. 不相等对照组设计

【答案】D

【解析】不相等对照组设计的实验模式是具有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对两组被试均进行前测和后测验,以便于对照比较。

5. 在使用最不变化法测量重量差别阈限的实验中,平均上限的重量为205克,平均下限的重量为196克,则差别阈限为( )。

A.4.0克

B.4.5克

C.5.0克

D.9.0克

【答案】B

【解析】差别阈限等于(平均上限-平均下限)/2=(205-196)/2=4.5。

6. 补笔测验通常用来研究( )。

A. 前瞻记忆

B. 内隐记忆

C. 外显记忆

D 元记忆

【答案】B

【解析】内隐记忆的间接测量方式主要有:词干补笔和模糊字辨认。补笔是提供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

7.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