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615心理学基础(学校自命题)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东克尔关于问题解决的研究(1945)说明( )。

A.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难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B. 因为天花板效应,数据很难被解释

C. 男性与女性在大多数问题解决测验中的表现相同

D. 一旦某物体被用做特定用途,那么人们将很容易将它用于其他用途

【答案】A

2. 正常情况下,人们产生深度知觉的最重要来源是( )。

A. 单眼线索

B. 视轴辐合

C. 双眼视差

D. 晶体调节

【答案】C

【解析】深度知觉即空间知觉的来源包括:肌肉线索、物理线索和双眼线索,其中最重要的深度知觉线索是双眼线索。

3. SN 分布的平均数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关系是( )。

A. 大于

B. 等于

C. 小于

D 不确定

【答案】A

【解析】SN 分布表示信号+噪音的分布,而N 分布表示的是噪音的分布。由于SN 分布是在原有的噪音刺激上再加上信号刺激,因此,SN 分布的平均数是大于N 分布的平均数的,即SN 分布永远在N 分布的右边。

4. 在一个3×2的混合实验设计一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若每种处理使用30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

A.30

B.60

C.90

D.180

【答案】C

【解析】在这个二因素混合实验设计中,被试间因素有3种水平,说明共有三个实验组,每个实验组在被试内因素上进行两种处理,使用同样的被试。因此,三个实验组共需90名被试。

5. 现代神经生理学研究表明,注意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的( )。

A 优势兴奋中心

B. 诱发电位

C. 血管舒张

D. 脑电反应

【答案】A

【解析】人在注意某些事物时,大脑皮层相应区域产生一个优势兴奋中心。它是大脑皮层对当前刺激进行分析和综合的核心,具有适度的兴奋性,同时抑制邻近区域的活动,是注意的生理机制。B 项,诱发电位是指作用于感觉系统的刺激呈现或消失时,脑部出现的电位变化。C 项,爪管舒张是注意的外部表现。D 项,脑电反应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生理指标。

6. 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的心理学家是( )。

A 史蒂文斯

B. 费希纳

C. 韦伯

D. 冯特

【答案】A

【解析】史蒂文斯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创立了史蒂文斯幂定律。费希纳认为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呈对数关系,创立了费希纳定律。韦伯认为差异刺激量与比较刺激量之间的比值为一个常数,创立了韦伯定律。冯特建立了第一个科学的心理学实验室,标志了心理学的诞生。

7.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8. 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N+1次实验的靶子时, 被试对它的反应会变慢,这种现象是( )。

A. 注意瞬脱

B. 注意分散

C. 返回抑制

D. 负启动

【答案】D

【解析】有关分心信息抑制的研究主要使用负启动范式,指当N 次实验中的干扰项成为N+1次实验的靶子时,被试对它的反应变慢的现象。

二、简答题

9. 试述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答案】听觉系统由耳、外周神经通路和听觉皮层3部分组成。耳的功能是把气体分子振动转换成毛细胞的神经冲动; 神经通路把内耳单个毛细胞的神经放电转换成通往皮层的神经元的放电模式; 听皮层的分析与左右脑半球功能定位有关。

(1)耳可分成外耳、中耳和内耳3部分。

①外耳

外耳由耳廓和耳道组成,有助于声能的收集。耳廓有复杂的涡旋构造,用于区分前后和上下的声源位置。耳道的终端是鼓膜,对声的传导有重要作用。

②中耳

a. 中耳包括3根听骨:锤骨、砧骨和锹骨。锤骨上连鼓膜,橙骨下连内耳开口处的卵圆窗,两者之间是砧骨。中耳还有通向咽腔的耳咽管。

b. 中耳具有三重作用:

第一:平衡中耳和外耳的气压,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

第二:对强声起反射作用,减少传入内耳的强声,起保护作用;

第三:阻抗匹配作用,使声能有效地从外耳传到内耳。

声波在外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在内耳是在淋巴液中传播的。

③内耳

内耳包括耳蜗和前庭器。耳蜗内部被两个膜分隔,中间形成一个楔形剖面的部分,称为蜗管。蜗管上面的膜是前庭膜,底部的膜是基底膜。Bekesy 发现,基底膜的物理特性使输入信号的不同频率成分分布在膜的不同位置上。

(2)外周神经系统

听觉系统的神经通路大部分是对侧的。外周神经系统的出发点是第八对脑神经,由与内毛细胞联结的纤维组成。神经纤维活动有两个最重要的特点:

①频率的选择性

每一个纤维都只对特定频率有最强的反应。神经纤维的频率选择性常用“调谐曲线”来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