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825构造地质学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真正陆生植物最初出现的时代是( )。

A. 寒武纪

B. 奥陶纪

C. 志留纪

D. 泥盆纪

【答案】C

【解析】志留纪陆生植物中的裸蔗植物首次出现,植物终于从水中开始向陆地发展,这是生物演化的又一重大事件。

2. 随深度增加地热增温率的变化规律是( )。

A. 不断增大

B. 不断变小

C. 先增大后变小

D. 先变小后增大

【答案】C

【解析】地热梯度即“地热增温率”。是指地球表面上的地温随深度增加而升高的数值。地热

增温率平均每深33米,温度约升高1℃。这一增温率至地下深处(地幔)时,则不按此规律进行。

3. 下列各类火成岩中含放射性元素较多的是( )

A. 花岗岩类

B. 玄武岩类

C. 闪长岩类

D. 辉长岩类

【答案】A

【解析】改造型花岗岩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分布在陆壳物质中。花岗岩中的放射性主要来自铀-238(238U ),这几种元素由于原子核结构和电子层的排列,导、钍-232(232th )和钾-40(40K )

致其化学性质属亲石元素。从地壳、地幔到地核,分布呈递减规律。

4. 当含较多橄榄石的玄武岩浆在冷凝时,随着温度的降低所形成的不连续系列矿物晶出的顺序为( )

A. 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

B. 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橄榄石

C. 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D.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

【答案】C

【解析】在玄武质岩浆结晶过程中,主要是暗色矿物先结晶,其次是浅色矿物,矿物结晶顺序依照鲍文反应序列进行。

5. 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或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称为( )

A. 地质作用

B. 沉积作用

C. 变质作用

D. 岩浆作用

【答案】A

【解析】地质作用是由自然动力引起地壳或地球物质组成、内部结构和地表形态变化的作用。

6. 测量产状时, 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 )

A. 坡度

B. 走向

C. 倾向

D. 倾角

【答案】C

【解析】倾向是指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

7. 变质岩约占构成地壳物质的百分之几? ( )

A. 25%

B. 15%

C.5%

D. 35%

【答案】B

【解析】沉积岩是在陆地表面分布最广; 岩浆岩构成了地壳的绝大部分; 沉积岩占陆地面积的75%,变质岩和岩浆岩合计只占25%。

8. 花岗岩属于( )。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答案】 D

【解析】超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小于45%的岩浆岩; 基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

45%~52%的岩浆岩; 中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介于52%~63%之间的岩浆岩; 酸性岩是指二氧化硅含量大于63%的岩浆岩; 花岗岩是岩浆在地下深处经冷凝而形成的深成酸性火成岩。

9. 下列纯属硅酸盐类的矿物组是( )。

A. 钾长石、高岭石、红柱石、滑石

B. 石英、橄榄石、天然泵、钾长石

C. 萤石、石榴子石、白云母、角闪石

D. 辉石、方解石、石膏、黄铁矿

【答案】A

【解析】汞是天然形成的单质矿物,不属于硅酸盐矿物:萤石为卤化物矿物:黄铁矿为硫化物矿物。

10.在岩浆岩中SiO 2含量大于66%时,该岩石为( )

A. 中性岩

B. 基性岩

C. 超基性岩

D. 酸性岩

【答案】D

【解析】岩浆岩按照SiO 2含量分为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其中SiO 2含量大于63%属于酸性岩。

11.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在( )。

A. 扩张板块边界

B. 地幔热柱的岩浆源的上面

C. 活动的俯冲带

D. 古老造山带

【答案】C

【解析】俯冲带代表了大洋地壳向大陆地壳之下运动的地带,是高P/T变质带,俯冲带存在贝尼奥夫带,它是指位于海沟处震源带。该带连续分布着浅源地震、中源地震、深源地震,是世界活火山最主要集中的地带。

12.侵入岩中属于整合侵入接触关系的是( )

A. 岩床

B. 岩端

C. 岩株

D. 岩基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