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安徽大学艺术学院美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清初四王

【答案】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是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四王”以山水画为主,绘画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气,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王时敏是“四王”之首。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笔墨苍润松秀。他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代表作有《西田集》、《西庐画跋》、《浮岚暖翚图》等。王鉴,擅用中锋尖笔,披麻间解索皴画山石。亦能画青绿山水,烘染得法,意趣简淡。代表作有《梦境图》、《秋林山色图》、《秋山图》等。王翚,其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非专摹一家,比较注重写生,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王原祁,代表作有《烟浮远岫图》等。

2. 建筑艺术

【答案】建筑艺术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和结构安排,与各门相关艺术的综合,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发挥审美功能的一种广义的造型艺术,具象征性和形式美,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感。从总体来说,建筑艺术与工艺美术一样,也是一种实用性与审美性相结合的艺术。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 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有审美价值。

3. 直觉

【答案】指实践为基础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有机因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因素,它在美术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简答题

4. 简论美术创作中的题材。

【答案】(1)题材的含义

美术创作中的题材是指美术创作者所描绘的生活事件或者社会现象,是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一般来说,美术作品的题材应该是生活中的典型事件或者事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对观赏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且不能是对事物本身的照抄照搬。因此,美术创作者必须对生活中的素材进行提炼,从中灌输自己的思维,采用虚构、概况等多种表现手法,让素材富有感染力。

(2)题材的表现

在美术作品中,无论是风景画还是人物画,其创作题材都来源于创作者的现实生活。从风景画来看,风景画一般描绘室外自然景物。由于创作题材的来源不同,风景画有不同的内容。就人物画来看,无论是普通人还是历史人物,在创作时都离不开所描绘人物的历史文化背景,优秀的

人物画应该能表现特定地域的、特定时期内的人物气质特征。

(3)题材的运用

美术创作中,必须关注生活,感受生活,从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提取具有特色的题材。只有这样,美术作品才小至于流域俗套,才能拥有真正的文化底蕴。

5. 为什么塞尚被称为是“现代艺术之父”?

【答案】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塞尚之所以被称之为“现代艺术之父”可以归结为三点:

(1)他打破艺术的传统规则的束缚,按照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

(2)他确立一种崭新的艺术观念,并以此来推动艺术的实践和探索。20世纪的现代艺术创新几乎都体现了这样一种观念先行的模式;

(3)他引导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现代艺术方向:立体主义一一构成主义,而凡高和高更的表现和象征的风格倾向自中世纪以来在绘画艺术中就不断出现过

总之,在塞尚之前的艺术发展史中,画家把注意力放在再现客观对象上,而画家本人却做了模仿自然的奴隶。但塞尚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塞尚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观念上的震撼,导致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6. 结合实际,谈谈艺术与权力之间的关系。

【答案】金字塔、凯旋门、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巴黎圣母院这些典型的公共艺术作品,它们所具有的文化标识作用和凝聚、向心作用在这里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揭示。也就是因为公共艺术的这种外表,人们倾向于把公共艺术看作是人类的某种共同的趣味,热衷的是找寻它们普遍的形式法则、造型规律和风格继承演进的历史。公共艺术领域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问题是,公共艺术中的那些“共同的趣味”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个人的意志是怎样转化为一种普遍的习惯的?

(1)公共艺术何以成为可能

《史记. 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东征在外,丛相萧何主持建造未央宫,刘邦回来看见宫网的规模,责备萧何宫室无度,萧何同复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听到这种解释,刘邦这才转怒为喜。在王权时代,公共艺术的辉煌壮丽和宏大巨制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的,让人看什么,不看什么,表面上是趣味,实质上是权力。封建王权的时代,时尚和趣味是依靠王权来发布的,“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人”,环肥燕瘦,娥眉金莲莫不是帝王的喜好。

谁在替我们作出决定,喜欢或选择这种样式而不是那种样式? 当我们拥有这些共同趣味的时候,哪些是强迫的,被给定的,哪些是我们真正喜欢的? 谁拥有权力和实施权力?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认为马克思的观点指出了其关键所在,正如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所说的那样,任何占时代统

治地位的思想都只能是统治者的思想。

(2)神权背后的权力主宰公共艺术的存亡

神权,也是过去决定公共艺术的一种重要权力。中外艺术史上的宗教建筑、宗教雕塑何以崇高伟岸、震慑人心,它们的背后是神权的作用,信仰的作用。看起来,宗教性公共艺术的建造的热情是普遍的,然而,它们仍然发自一个权力的顶端。公元1144年,法国建造著名的沙特尔教堂的时候,一座座高塔像变魔术似的由平地而起,虔诚的信徒用马车载来石块,并拖到教堂的雕石场去,

这种热情传遍法国,男男女女肩负工人需要的酒、油、粮食,由全国各地而来,其中也有贵族,同其他人一样拉车,整个情况非常有秩序,而且是绝对的安静,所有的心都团结在一起,每个人都原谅了他的敌人,走入教堂内部后,更容易体会那种全然无私的奉献。调动和决定这种公众的奉献精神的力量,也只能源自于唯一性的、绝对的宗教权力。

(3)现代公共艺术下是否仍存在权力问题

公共艺术权力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在现代的市民社会,个人的权力得到了尊重,以个人的存在为前提上的公共艺术出现了,是否就会更有利于公民形成“共识”,发展公共艺术呢?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建立在个人基础上的社会的文化秩序和制度仍然是可以被操纵的。例如,当个人的自由和财产得以充分保障的时候,金钱同样可以成为一种巨大的权力,拥有更多财富的人们可以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来决定和推出某种“公共艺术”的样式和趣味。

这种权力的行使无疑是对于弱势的社会集团的剥夺。当拥有金钱的人,在公共空间置放让人惨不忍睹的“公共艺术”的时候,我们能感到金钱向权力的转换。重要的还有,随着现代社会的分化,古代一体化的文化秩序己成为过去,现代知识和个人趣味的选择越来越呈现多元化,文化上的共识越来越难达成,如何让公共艺术真正体现公众的愿望和意志? 这个问题实际上越来越尖锐。

公共艺术问题最重要的症结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上,从古到今,公共艺术的问题都不是所谓审美能力的提高、文化水准高低、普及和提高的问题,根本上说,它是一部分拥有权力的人,对于广大人群的一种给定、一种赋予、一种灌输; 是一部分社会精英秉承权力意志,制造了趣味,强行退出趣味,这种趣味被公众所接受的过程。

7. 原始人的石器制造与发展过程,对你理解美术起源有哪些启示?

【答案】启示如下:

(1)美术的起源一直是被称为学术界的争论焦点,可谓是众说纷纭。大概有:模仿说、符号说、表现说、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图腾说、潜意识说、宗教说、性本能说等。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模仿说、劳动说、游戏说、巫术说这四种。这些说法在一定程度上都找到了美术起源的某些因素,从一个方面对美术的起源作了说明,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事实上也如此,美术的创作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任何一个理论都没能从根本上阐明美术起源的动力、原因。

(2)旧石器时代早期,石器类型少,造型简陋粗糙,手法单一,呈现出石器制作的原始性。石器造型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之后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种类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