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817综合考试[艺术学]之中国文学史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填空题
1. 《喻世明言》的书名也称为_______。
【答案】《古今小说》
【解析】明代冯梦龙在通俗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是“三言”的编著。“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部小说集的总称。《喻世明言》又称《古今小说》,但“古今小说”实为“三言”的通称。“三言”每集40篇,共120篇。“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它是宋元明三代最重要的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总集。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代白话短篇小说整理和创作高潮的到来。
2. _______,松柏有本性。
【答案】岂不罹凝寒
【解析】出自刘桢的《赠从弟》(其二)。刘桢的赠答诗中,最著名的是《赠从弟》三首。其中第二首最佳,写得豪迈凌厉,颇有“挺立自持”“高风跨俗”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遭遇坎坷的人生,刘祯更多地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这里用“松柏有本性”,实际上是一种“比德”之说。刘祯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3.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这句话出自《_______》。
【答案】荀子·天论
【解析】出自《荀子·天论》,上句是:“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其主旨是揭示自然界的运动变化有其客观规律。荀子的这种思想,有力地否定了当时一的各种迷信,强调了人力的作用,具有很强的进步意义。
4. 司马迁说他著《史记》的目的是“_______,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答案】究天人之际
【解析】司马迁著《史记》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他想通过史记探究天道和人事的规律,弄清从古至今的历史发展过程,成就一家的学说。
5. 周密所写关于南宋杭州社会生活的笔记叫《_______》
【答案】武林旧事
【解析】周密所写的《武林旧事》根据目睹耳闻和故书杂记,详述朝廷典礼、山川风俗、市
肆经纪、四时节物、教坊乐部等情况,为了解南宋城市经济文化和市民生活以及都城面貌、宫廷礼仪,提供了较丰富的史料。
6. 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_______为之作序。
【答案】欧阳炯
【解析】《花间集》为后蜀赵崇作编写于后蜀广政三年,欧阳炯为之作序,谓花间词为“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
7. 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
【解析】题干诗句出自晏殊的《浣溪沙》。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在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
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8. 冯梦龙“三言”的第一篇是_______。
【答案】《蒋兴哥重会珍珠衫》
【解析】《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是冯梦龙“三言”的第一篇,是“三言”中作品的典型代表。主人公是蒋德,又称蒋兴哥。
9. 永嘉四灵是指:徐照、徐玑、翁卷、_______。
【答案】赵师秀
【解析】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均为南宋温州诗人,因其四人字号中均带“灵”字,彼此旨趣相投,创作主张一致,诗风相近,皆师从永嘉学派诗人叶适,世人称为“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继江西诗派之后在南宋中后期诗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10.明代后七子的成员包括:李攀龙,_______,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答案】王世贞
【解析】明代后七子是指明嘉靖、隆庆年间的一个文学流派。成员包括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和吴国伦。后七子以李攀龙、王世贞为代表,其名称首见于《明史·文苑·李攀龙传》。其理论主张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二、名词解释
11.楚辞
【答案】“楚辞”既是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是一部总集的名称。作为诗体名称,楚辞是指战国
时候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它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的体制、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运用。作为总集名称,楚辞是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一部用“楚辞”作书名的辞体诗歌集,收录了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及宋玉、景差等楚辞体作家的作品。
12.近体诗
【答案】近体诗是指形成于唐代的格律严谨的诗歌,又称“今体诗”。由南朝齐“永明体”发展而来,至唐初沈佺期、宋之问时定型,为唐以后历代常用。其字数、句数、平仄、对仗与押韵均有严格规定。主要类别有绝句、律诗和排律,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近体诗在中国诗歌史上有重要地位。
13.辛派词人
【答案】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辛弃疾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的传统,把爱国激情与豪壮的英雄本色注入词中,以其丰富深刻的内容与豪放劲健的风格感染了同一代词人。他们的词作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叹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14.三家诗
【答案】三家诗是“鲁诗”“韩诗”“齐诗”的合称。三家诗在汉代被立为博士,成为官学。鲁诗源于申培,齐诗源于辕固生,韩诗源于韩婴。齐诗多荒诞,鲁诗多保守。魏时齐诗己亡佚。鲁诗至西晋亦亡,韩诗亡于南宋,现仅有《外传》。三家诗都相当繁琐,解经一字,洋洋千言,也都使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所以这三家诗又称为“今文学派”“今文经学”。今文经学,是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一个流派。
15.《七发》
【答案】《七发》是西汉辞赋家枚乘的作品,它的出现标志着新体赋——汉大赋正式形成。《七发》是一篇讽谕性作品。赋中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客前去探望,通过互相问答,构成七大段文字。吴客认为楚太子的病因在于贪欲过度,享乐无时,不是一般的用药和针炙可以治愈的,只能“以要言妙道说而去也”。于是分别描述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观涛等六件事的乐趣,一步步诱导太子改变生活方式; 最后要向太子引见“方术之士”,“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太子乃霍然而愈。作品的主旨在于劝诫贵族子弟不要过分沉溺于安逸享乐,表达了作者对贵族集团腐朽纵欲的不满。
16.慢词
【答案】慢词是宋词的主要体式之一,它与小令一起成为宋代词人最为常用的曲调样式。慢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