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传播学教程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内省

【答案】内省是指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内省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活动,它以完善个人的品德和行为为目的,具有明显的长期目标性和连贯性。在我国的儒家思想中,内省主要是指人的自我修养,孔子的“吾日三省吾身”、“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等论述,都是这个意思。另一种是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称为“内省式思考”。

2. 自由主义理论

【答案】自由主义理论又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是一种传播制度理论。该理论由约翰。弥尔顿在《论出版自由》一书中最先提出,由约翰·密尔的《论自由》一书加以系统化。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坚持个人的重要性,依靠个人和理智活动能力,主张言论和出版自由,进而形成“观点的公开市场”。在此市场中,最好的思想总会得到承认,而最劣的思想则会失去作用。

3. 传播学研究问卷的构成

【答案】在传播学研究中,多数问卷的提问项目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①基本项目,内容包括答卷人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家庭人口等。了解这些内容主要是为掌握调查对象的背景,以便在数据分析时作参照。②与调查主题相关的事实或行动项目,可以作为分析的辅助材料加以使用。③关于态度或意识的项目,这部分内容往往是问卷的核心部分。

4. 传播

【答案】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过程。把握这个定义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⑤社会传播具有行为性、过程性和系统性。

5. 叙事分析

【答案】叙事分析是一种社会研究方法,源自叙事学,叙事学则源自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叙事学认为任何一个文本都会有背后的讲述人进行叙事,一切大众媒介的内容都是叙事,通过分析这些文化实践和媒介内容等,可以得出研究结论。一个文本是有自身的一定结构的,媒介内容就是通过这些二元对立冲突及发展来讲述的。这种结构可以说存在于任何一个叙事文本中。叙事

分析就通过寻找并分析这些二元对立,继而挖掘出意识形态是如何讲述二元对立的。在叙事分析中不仅仅关注叙事的内容,还把注意力放在叙事方式上,所有的这些方面构成了叙事分析中重要的方面。

6. 重点访问

【答案】重点访问是访问法中无结构访问法的一种。它是指集中于某一经验及其影响的访问,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等创造。重点访问的“重点”是指访问所侧重的内容。具体做法为:先将访问对象置于一定的情景当中,如看一部电影、参与一场政治集会等,然后,再请被访问者自由说明他在这一情景中的主观经验,即个人对情景的认识。

二、简述题

7. 传播学的创始人有哪些?

【答案】拉斯韦尔、勒温、霍夫兰、拉扎斯菲尔德和李普曼被认为是传播学的创始人,他们对于传播现象给予较多研究、直接促成传播学的产生。

(1)拉斯韦尔(1902-1977)

拉斯韦尔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社会学家、心理学家和传播学者。曾有位传记作家形容他为“犹如行为科学的达尔文”。

①拉斯韦尔和史密斯合著的《宣传、传播和舆论》,第一次明确使用了“大众传播学”的概念,并分别阐述了传播过程中的“渠道’夕、“传播者”、“内容”和“效果”等要素。

②1979年,在拉斯韦尔逝世两周年的时候,他与勒纳、史皮尔合写的《宣传与传播世界史》三册巨著正式出版发行,将宣传与传播研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③他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最为世人所熟知。凭借其中的“一句话”、“三功能”来认定他在传播学中的创始人地位。这一句震撼学术界的话就是:“谁? 说些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有什么效果? ”三种功能为:监视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衍社会遗产。

(2)勒温(又译为卢因,1890-1947)

勒温是传播学研究中守门理论的创立者,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其代表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等。他将心理学知识引入传播学研究,用来研究“群体生活的途径”,以及群体对个人的观念、动机、愿望、行为和倾向的影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勒温最先提出“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1947年,勒温发表了他生前的最后一篇论文《群体生活的渠道》,将传播系统内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概念予以理性阐述,这也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原因。

(3)霍夫兰(1912-1961)

霍夫兰是著名的实验心理学家,也是宣传与传播研究的杰出人物。

他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有《大众传播实验》、《传播与劝服》,前者中通过操纵变数以测量传播效果的实验性研究构成了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对传播理论的建设做出贡献; 后者涉及一系列命题,引发了一系列更加广泛、深入的研究。

霍夫兰等人的研究项目既是现代态度改变研究的开端,又是大众传播理论若十重大贡献的渊

源。他的理论和方法在今天仍然具有生命力。

(4)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拉扎斯菲尔德是奥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人民的选择》(1948), 《美国士兵一一述评》(1949), 《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想》(1954), 《社会研究的语言》(1955)等。

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研究发现了信息传播的“中间站”一一意见领袖这一特殊人物,从而导致了“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乃至“多级传播论”的问世,初步揭不了社会传播的复杂性。他对传播研究另一重要贡献是他创立的数理(定量)研究方法。

拉扎斯菲尔德既是一系列重要传播理论的开拓者,又是传播研究中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者。

(5)李普曼(1889-1974)

李普曼是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也是美国伟大的专栏作家,在传播史上也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学者之一。

在宣传分析和舆论研究方面,李普曼与拉斯韦尔是同一类的学者,而且开创了今天被称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早期思想。

他的《舆论学》一书最广为人知,是新闻史上最早对舆论传播现象做出系统梳理、总结与探讨的著作。他认为,我们头脑中的图像往往因为几个原因而与实际现实不相吻合,我们需要简单的规范(如“刻板模式”),以便为这闹哄哄的、模糊不清的混乱世界提供解释。此外,媒体传递给我们的伪环境是新闻过程中高度把关的结果。他指出,每一份报纸都是一系列把关结果的决定。

8. 社会大众对职业记者角色的期望与描绘反映和说明了什么?

【答案】(1)社会大众对职业记者的角色提出了许多期望、进行了许多描绘:有的宣称记者己成为僧侣、贵族、平民之外的“第四阶级”; 有的界定记者为社会的“第三种力量”; 有的描绘记者为人类的“无冕之王”; 有的说记者是一批忙碌的“社会活动家”; 有的期望记者成为“受众的代言人”; 有的希望记者成为腐朽势力的“掘墓人”和“揭露者”等。

(2)这些描绘和期望,虽然带有深深的时代、阶级的烙印和非理性化的色彩,但都不同程度地触及到新闻传播者的职业本质和社会对记者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反映了记者的角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且要扮演的也不只是一种角色,而是好几种角色或一丛角色。

9. 从传播学的角度阐释当前西方媒体所有权集中现象。

【答案】(1)从背景及成因上看,媒介所有权的集中有利于传播资源的整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杂志等不同传播渠道的互相配合既可以节省传播成本,又可以增强传播的效果。对利益的无限追求是媒介所有权集中的根本原因。同时,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传媒资本市场的日趋发展、全球性贸易的盛行也为媒介所有权的集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2)从影响上来看,虽然媒体实力的壮大可以保证其产品的先进,满足了受众眼前看的需求。但从长远看,媒介所有权的集中导致一国乃至世界的信息资源急速地向少数传媒寡头聚拢,他们逐渐掌握传播的话语权,并成为各大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受众的选择却越来越少。机械化的生产模式致使传媒内容的含金量大大下降,逐渐抹杀了人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并造成更大的“知识鸿沟”。此外,少数传媒大亨对不断变化的世界进行“议程设置”,通过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