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试验以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品种‘哑特’、‘徐香’、‘金香’、‘海沃德’为试材,研究了气调贮藏(CA)对猕猴桃保鲜效果、货架期品质以及乙烯合成的影响。试验设置了三个气调处理(在0±0.5℃,2.5~3%O2条件下,分别采用CA1:3.5~4.0%CO2;CA2:4.0~4.5%CO2;CA3:4.5~5.0%CO2)、一个0.5 μl/L1-MCP处理、以冷藏为对照。试验结果如下:
1.与CK相比,CA有效地延缓了‘哑特’猕猴桃的软化,CA2在前70天抑制果实软化的效果显著优于CA1和CA3。到贮藏140天时,各气调处理与CK有显著差异,而气调各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CA2和CA3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前85天CA1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CA2和CA3上升缓慢,到贮藏140天时,各气调处理与CK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适于‘哑特’气调贮藏的最佳气调参数为CA2(0±0.5℃,2.5~3%O2+4.0~4.5%CO2)。
2.CA显著地延缓了‘徐香’猕猴桃的软化,在整个贮藏过程中,CA与CK之间硬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CA1和CA2保持硬度的效果优于CA3,CA1和 CA2没有显著差异;贮藏到140天时,CA1与CK有显著差异(P<0.05),而CA2和CA3与CK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适于‘徐香’气调贮藏的最佳气调参数为CA2(0±0.5℃,2.5~3%O2+4.0~4.5%CO2)。
3.在整个贮藏期间CA和CK处理的‘金香’果实硬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CA3的保持硬度效果最佳;与CK相比,气调各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A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整个贮藏过程中均与CK有显著差异(P<0.05)。贮藏至130天时,CA1和CA2与CK均有显著差异(P<0.05),而CA3与CK无显著差异;因此适于‘金香’猕猴桃气调贮藏的最佳气调参数为CA3(0±0.5℃,2.5~3%O2+4.5~5.0%CO2)。
4.在整个贮藏期间CA的‘海沃德’果实硬度与CK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尤以CA3的保持硬度效果最佳;与CK相比,各气调处理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A2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CK、CA1和CA3上升缓慢。到贮藏140天时,各气调处理与CK均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适于‘海沃德’猕猴桃气调贮藏的最佳气调参数为CA3(0±0.5℃,2.5~3%O2+ 4.5~5.0%CO2)。
5.气调贮藏可以有效地保持贮藏期四个品种猕猴桃的硬度,且果实在货架期可以正常软化并达到可食用程度,不影响货架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0.5 μl/L1-MCP处理对保持果实贮藏期硬度的效果劣于气调贮藏,并且1-MCP处理可延缓货架期猕猴桃的软化。
6.与CK相比CA可以显著地抑制猕猴桃乙烯的生物合成。不同猕猴桃品种乙烯高峰出现的时间不同,且峰值大小也不同。‘哑特’、‘徐香’‘金香’和‘海沃德’猕猴桃乙烯峰值出现的时间分别是冷藏的第85、85、62和120天。乙烯峰值出现会伴随着猕猴桃快速软化,因此‘海沃德’的耐贮性强于‘哑特’、‘徐香’和‘金香’。
7.与CK相比,CA显著抑制了‘哑特’猕猴桃ACC含量的积累、ACC合成酶和ACC氧化酶活性,均在冷藏的第85天出现峰值,与乙烯峰值出现的时间相一致。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与CK相比,CA显著抑制了与猕猴桃成熟相关的基因ACS1与ACO1的表达。在‘徐香’猕猴桃上的研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
8.高CO2处理会使‘海沃德’猕猴桃发生中毒症状,高CO2伤害主要表现为:果皮凹陷,果肉局部变成黄褐色,果心变硬,果肉弹性大,手指捏压后无明显压痕,并且首先出现在果实的外果皮,逐渐向中轴胎座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