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山大学S1405015产业经济与组织之国际贸易理论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答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英文简写GAH ,中文简称关贸总协定,是由美国等23个国家于1947年在日内瓦签订,并从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的一项多边国际条约。总协定确定的目标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逐步降低关税并消除各种非关税壁垒,以提高各国的生活水平,保证实现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持续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总协定的宗旨是:缔约国“认为在处理它们的贸易和经济事物关系方面,应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证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巨大增长,扩大世界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发展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为目的”。
2. 生产补贴
【答案】生产补贴是指政府为控制价格和扶持生产而对生产部门提供的补助,包括价格补贴和亏损补贴,补贴视为负的生产税。根据世贸组织的规定,“除出口补贴以外的补贴”都是生产补贴。生产补贴与出口补贴的区别在于,生产补贴对所有生产的产品进行补贴,不管该产品是在国内市场销售还是向外国出口。这些补贴包括政府对商业企业的资助、税收减免、低利贷款等直接的方式,也包括对某些出口工业生产集中的地方给予区域性支持、资助研究与开发项目等间接的做法。
3. 进口关税
【答案】进口关税是一国政府通过海关向进口商品或服务征收的赋税。进口关税主要可分为最惠国税和普通税两种。普通税适用于与该国没有签订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较高;最惠国税则适用于与该国签订有最惠国待遇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所进口的商品,其税率比普通税低。
4. 多边协议
【答案】多边协议又称一揽子协议,是指所有成员都必须接受,不允许有所选择的一种协定。WTO 的法律框架由《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及其四个附件组成。附件一有A 、B 、C 三部分。附件一A 即是货物贸易多边协定,它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和《农业协议》等12个有关货物贸易的具体协议。
5. 出口加工区
【答案】出口加工区是一国专门为生产出口产品而开辟的加工制造区域,在此区域内,一些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活动受到一系列政策工具的刺激和鼓励,而这些政策工具通常不适用于其他
经济活动和其他经济区域。加工区生产的产品全部出口或大部分供出口。
6. 互通有无
【答案】互通有无是指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古代世界贸易就开始于各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它也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机。
7. 劳动力流动
【答案】劳动力流动是指劳动力从一个地方流向另一个地方。劳动力流动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包括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经济、交通和通讯、家庭和婚姻、受教育程度等;政治因素,包括战争、国家政策、政治变革等。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推力(使人被迫迁移)和引力(吸引人们迁移)。
从流动的方向看,劳动力基本上是从人口多的国家流向人口相对少的国家,从经济落后工资低的发展中国家流向工资高的经济发达国家。
8. 提供曲线
【答案】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其实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二、思考题
9. 在特殊要素模型中,试证明:钢铁价格上升(比如说,
(1)钢铁行业的特定要素(资本)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增加;
(2)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下降。
【答案】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如果钢铁价格上升
利用图来证明:
资本与土地的名义和实际收益率的变化,
图
答:(1)钢铁价格上升之前大米行业的特定要素一一土地的名义收益用
铁行业特定要素一一资本的名义收益用
(2)钢铁价格上升的面积表示; 的面积表示,钢此时使得钢铁部门的劳动需求增加,劳动需求曲线成比例地上移
形成新的均衡点B ,其对应的新的均衡工资率为
①大米行业特定要素土地的名义收益为
上升为在这种情况下,两个行业要素收益情况为: 即土地的名义收益下降。由于大米价格不变,钢铁价格上升,所以无论用何种价格来衡量土地的实际收益都是下降的。资本的名义收益大于钢铁价格上升的幅度,所以实际收益也上升。
由图可以看出特定要素资而大米价格不变,钢铁价格即资本的名义收益增加,增幅大于②钢铁行业,由于名义工资上升幅度小于钢铁价格上升的幅度本的名义收益为
的上升幅度小于名义收益增加的幅度,因此无论用何种价格来衡量资本的实际收益都是增加的。
10.长虹集团是一个生产电视机的垄断竞争企业,电视机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如果长虹能够成功地占领欧洲市场,向欧洲国家出售电视机,则对长虹的短期利益会是什么?长期呢?对本国电视机消费者是否有利?画图说明。
【答案】(1)长虹的短期利益
长虹集团成功占领欧洲市场之后,外国需求增加,从而总需求増加。如图1所示,企业面对的市场需求由增加到边际收益也从移到了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生产扩张(从增,平均成本下降(由原来的
加到)下降到,产品价格可能下降,从而使得本国消费者也)
受益,消费者剩余增加也有可能上升,消费者受损,但是需求的突然扩张使得企业的平均成本比产品价格下降得更快,出现短期利润。在图中的阴影部分就是这一超额利润。
图1
(2)长虹的长期利益
长虹的短期利润会引起国内其它彩电企业的进入欧洲市场,与长虹彩电争夺欧洲的这一部分市场,一部分消费者就会转向购买其它品牌的彩电,长虹面对的需求由国际贸易的需求
的下降到,获得了更低的长期平均成本(由原来的增加到)(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下降到减少到而且比不参与更有弹性,直到长虹的利润消失才达到均衡。然而,长虹的生产依然扩张(从)。同时产品的定价也由原来
,消费者剩余增加。 )
长期来讲大量生产并出口可以使价格下降从而使本国的消费者获利,而厂商的利润仍旧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