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北京林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知识综合之自动控制原理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反馈控制原理? 反馈控制系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案】反馈控制原理即按偏差控制的原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反馈通道引入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进行比较产生偏差信号,利用所得的偏差信号产生控制作用调节被控对象,达到减小偏差或消除偏差的目的。反馈控制系统具有抑制任何内、外扰动对被控量产生影响的能力,有较高的控制精度,但结构复杂。
2.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而言,采用频率特性法实现控制系统的动静态校正的基本思路是什么?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案】设校正装置的形式为
,根据开环传递函数的形式以及对系统静态指标
的取值;然后再根据对系统的
的具体要求,确定校正装置中积分环节P 的个数,以及比例环节网络,实施动态校正。
动态指标的要求,根据受控对象的结构特征,选择超前校正网络、滞后校正网络或滞后超前校正
静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低频特性,提高系统型别和开环增益,以达到满足系统静态性能指标要求的目的。
动态校正的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中频段特性,使穿越频率和相角裕量足够大,以达到满足系统动态性能要求的目的。
3. 系统校正方法通常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简单分析叙述之。
【答案】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连接方式,控制系统的校正可以分为串联校正,反馈校正和复合校正。
串联校正环节和原系统直接连接,其频率特性直接和原系统的频率特性相加,串联校正对参数变化敏感、简单易用。
反馈校正利用反馈校正装置包围待校正系统中极不利于系统性能的环节,形成局部反馈回路,在局部反馈回 路的开环幅值远大于1的条件下,局部反馈回路的特性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忽略被包围的部分,从而 使校正后系统的性能满足要求。反馈校正装置可以削弱系统非线性特性的影响,降低系统的时间常数,提高系统 的鲁棒性,抑止系统噪声。
复合校正主要是为了减小误差,在反馈回路中加入前馈通路,前馈控制主要用于下列场合:①干扰幅值大且频繁、对被控变量影响剧烈、单纯反馈控制达不到要求时;②主要干扰是可测不可控的变量;③对象的控制通道 滞后大、反馈控制不及时,控制质量差时,可采用前馈一反馈控制系统,以提高控制质量。
二、分析计算题
4. 设离散系统如图所示,采样周期T+Is
,
要求:
(1)当K+5时,分别在z 域和域中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确定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
图
【答案】
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当K=5时,故系统不稳定。
以
代入并整理得
中有系数小于零,故系统不稳定。 (2)当K 为变量时,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为
以
代入并整理得
由劳思判据可知使系统稳定的K 值范围为
解得
为零阶保持器,而
5. 采样系统的结构如图1所示,采样周期T+0.5s, 试确定参数K 的取值范围,使该系统在阶跃信号作用下,输出响应是单调收敛的。
图1
【答案】开环脉冲传递函数为
开环零点为0, 开环极点为1和2所示,分离点分别为在处的
值为
由此可知,参数K 的取值范围是
当根轨迹增益
从零到无穷变化时,闭环极点的轨迹如图
由于当闭环极点均位于单位圆内,且为正实数时,系
统的阶跃响应是单调收敛的。因此,分离点^所对应的根轨迹増益是最大的允许值,由模方程可得
图2
6. 试近似画下列三种传递函数的BoDe 图。
(1)(2)(3)
【答案】对于系统(1)(2)(3),其幅频特性为
因此在BoDe 图中三个系统的幅频曲线重合。 对于(1)系统,幅角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