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创新教育,再生性创造能力,新生性创造力

  摘要

我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毕业论文在指导老师李竑教授的帮助下,最后选定了《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创新教育的重要》这个题目。选题初衷就是以"创新教育"为大背景,通过个人搜集整理资料,请教专家学者,在较系统总结前人已有的开发学生创造力经验的基础上,联系工作实际,尝试提出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实施措施,为培养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我以为这个选题涉及现今中学学科教学中的重点问题,在理论上尤其实践应用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创新教育是大势所趋,研究中学教学实施创新是一个重要课题。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就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而教育又如何能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就语文教学而言,它不仅直接孕育创造性思维的诸多品质,表现为相对独立的领域优势,而且渗透在其他各门学科之中,内化为各个学科的重要基础。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独特作用,是教育创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探讨语文创新教育开展的途径方法,如何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就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创新的程度和改革的力度已直接关系到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直接关系民族的前途和未来。自觉地实施语文教育的创新已是时代的呼唤。 《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篇论文着眼于研究中学语文教学能力训练中开发创造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问题。所谓创造力,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已知信息,产生某种前所未有的、新颖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事物的能力。因而创造力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教育发展的内在需要,而且是社会前进的原动力。创造力的这种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决定了创造力的开发应成为现代教学活动的重要指向,探讨开发创造力的措施应是广大中语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问题,但笔者遗憾地看到,在种种教育核心期刊和重要论著上,专家学者对创造性教学任务、创造性教学原则,创造性教学方法等,提出卓有见识的见解,即更多地着眼于理论研究,而鲜见实际操作的建议。至于中语教学这个具体的范畴,涉足的更是少之又少。笔者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迫切地想向专家、同行请教,以期学习他人之长,并结合个人实践,能够找寻一些行之有效地创新教学方法。这样既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又用生动的教学实例来丰富创新教育的内容。 为了完成该篇论文,笔者主要完成了下面几方面的工作:一加强理论研究。深入学习《教育研究》、《人民教育》、《北京教育》、《上海教育》、《新华文摘》等核心期刊,掌握最新最准确的教育教学资讯,方针政策,把握学术研究动态;二加强相关学科的理论学习。系统研究了许多中外心理学、教育学专著,尝试从横向上把握创新教育的渊源发展及前人已有的成果;三加强实践应用。由于笔者对于开发创造力早有关注,并在过去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有目的地进行教改实验,略有心得。此次为完成论文,有意识地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课堂教学,详细观察学生活动情形及成效,增强措施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四积极向专家请教。在这里我尤其要感谢我的论文指导教师李竑教授和陕师大中文系鱼浦江教授。二位都是中语教育教学研究专家。他们的创新理论主张对我启发甚大。 该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 1、开发学生创造力对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由于语言本身和思维的密切的相关性,与灵感等非逻辑思维的密不可分性及与形象思维的紧密关系,使语文教学在训练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力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次,语文教学着重开发创造力也是时代和社会提出的迫切要求。 2、学生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表现为听读方面的再生性创造力和说写方面的新生性创造力。这是依据创造力的表现特征与所创造的客体特征划分的,再生性创造力有三种表现样式:(1)创造者对被理解对象新的理解;(2)创造者对被理解对象的批评和改造;(3)创造者对被理解对象的否定性假设。新生性创造力有两种表现样式:(1)创造者对被创造对象的内容独特性看法;(2)创造者对被创造对象的形式新奇性构造。 3、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创造力既要吸取各学科好的作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又要结合语文教学自身特点,在听读教学中训练求异思维、求同思维、否定性假设思维,在说写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追求巧妙合理的表达效果。 4、妥善处理开发创造力与掌握知识、发展一般语文能力的关系。 与其他学术论文相比较,该篇论文在以下三个方面略出新意:一将语文能力分为听读和说写两类,与一般中语教材的听说、读写不同,划分的依据是能力构成要素,听读能力着眼吸收理解,而说写则侧重反映表达。并分析与之相对应的创造力类型--再生性创造力(听读方面)和新生性创造力(说写方面)。二提出创新教育在不同教育阶段有不同任务。根据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状况,笔者以为在中学阶段是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训练创新思维方法,因为他们毕竟以继承吸收人类已有的文化成果为主。三特意提出要妥善处理开发创造力与掌握知识,发展一般语文能力关系的问题。开发创造力必须有一定的基础,倘若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活动能力,要想创新无异于缘木求鱼。 以上是我对《开发学生创造力是语文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文所做简要说明,恳请各位老师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