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新疆是一个具有十三个民族的多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民族生活习惯,使各民族在身体素质、文化程度、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尤其是心理素质和运动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而他们又各自适宜进行不同的运动,且能创造出最佳的运动成绩。 目前,国内外的心理学工作者和体育工作者在心理学的研究和体质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使心理学研究直接服务于体育运动,指导着体育运动向更新的目标发展。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成果进行运动员选材,乃是当今科学化训练的基础,在运动员选材的诸多因素中,心理选材和基本运动能力的选材尤为重要,用基本运动能力进行选材在各国都已采用,从心理角度对运动员进行选材在世界上还不多见,特别是从不同民族的心理特征和基本运动能力角度来综合论述选材的问题还从未见报道。 本研究选用了艾森克个性问卷和自己设计的大学生多项运动心理指标(包括:手反应时、足反应时、动作速度、敲击速度、反复横跨、上肢定位、感知跳跃距高、单足提踵站立、侧跨跳平衡等)测验评价表对新疆的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和测试。调查、测试前对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各项运动心理指标进行了专家问卷调查 和相隔两周的重测相关分析。调查结果得出,艾森克个性问卷和各项运动心理指标的效度较高,能反映本课题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然后对新疆的大专院校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出各民族、男、女各3 O人为样本,进行了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多项运动心理指标的测验,经统计学处理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分析,并结合全国体质调研的部分资料和其它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得出各民族在人格素质、运动心理指标、体质、身体素质等各方面的差异,并从中找出各民族的特点和适宜的运动项 目,为运动员选材提供心理和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方面的量化依据。具体结论如下。 (一)汉族大学生情绪较稳定,外向的人居多,他们的敲击速度、反复横跨等指标居各民族之首,肺活量、身高、5 O米跑、立定跳远等在各民族中占优势,因此,新疆汉族青少年适宜进行速度、爆发力、动作灵敏度要求高的短跑、滑冰、体操、球类等项目的运动。 (二)维族大学生的情绪较稳定,外向型性格居多,从运动心理指标来看,维族男、女大学生的手反应时、足反应时,男大学生的单足提踵站立、敲击速度,女大学生的双手反应时等在各民族中占优势。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等身体素质较好,因此,维族青少年适宜进行速度、力量、爆发力要求高的足球、短跑、拳击、摔跤等项目的运动。 (三)哈族大学生外向型性格居多,女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掩饰心理。他们的反复模跨、敲击速度等运动心理指标较其它民族强。速度和耐力素质较强。体重、身高两指标较高,因此,哈族青少年适宜进行速度、速度耐力、动作灵敏性要求高的滑冰、赛马、足球、摔跤等项目的运动。 (四)蒙族大学生外向、稳定型性格者居多,男大学生中一部分较为豪放、热情。男女大学生的单足提踵站立,男大学生的反复横跨,女大学生的双手反应较强。因此,蒙族青少年适宜进行平衡能力、动作敏捷性和力量素质要求高的摔跤、赛马、射箭等项目的运动。 (五)锡族大学生中外向、稳定型性格居多,男女大学生的掩饰心理较强。他们的上肢定位、感知跳跃距离、侧跨跳平衡,男大学生双手反应、单足提踵站立,女大学生的足反应时等明显优于其它各民族,因此,锡族青少年情绪稳定,最适宜进行动作稳定性,感知觉能力,平衡能力要求高的射箭、射击、马术等项目的运动。 (六)柯族大学生中大多数是典型的外向、稳定型的性格,他们的足反应时,男大学生的侧跨跳平衡,女大学生的上肢定位,感知跳跃距离,单足提踵站立等较强。男大学生的上肢力量,女大学生的柔韧素质较强,因此,柯族青少年适宜进行动作稳定性要求高,平衡能力强的马术、马上射击、马球等项目的运动。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