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容纳他人和心理健康的比较研究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容纳他人,心理健康,方差分析,相关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性别及不同家庭背景的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容纳他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性,力图探索心理学的未知领域,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翔实材料,为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的心理教学和管理质量服务。 本研究的实验工具是: 1、总体幸福感量表(Fazio.1977)。 2、信任他人量表(Survey Rearch Center 1969)。 3、容纳他人量表(Fey 1955)。 4、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O)。实验的主要方法是根据问卷调查的特点和量表指导语的特殊要求,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剔除无效答卷后,对246份有效试卷聚类分析,提取出23个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对显著性因素进行两两t检验。结果证明: 1、文理科大学生在躯体化因素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2、一、二年级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存在显著性差异。 3、男女大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4、城镇和农村大学生在忧郁、偏执、精神病性、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5、父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强迫症状、睡眠和饮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6、母亲职业不同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忧郁、精神病性、人际关系敏感、强迫症状、偏执、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7、父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强迫性、偏执精神病性和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8、母亲文化程度不同的大学生在主观幸福感、强迫症状、忧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人际关系、躯体化、恐怖和心理健康平均水平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9、不同家庭经济条件的大学生在强迫症状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 1O、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信任他人与容纳他人三者之间存在特别显著的正相关,而三者与心理健康因子和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特别显著的负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与平均水平之间存在特别显著的正相关。 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向大学生及其家庭、学校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