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开大学文学院730新闻传播学基础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手机出版
【答案】手机出版是指出版社以移动通信设备为平台,进行图书选题策划、编辑出版、信息发布、宣传营销以及售后服务的新型出版形式。在这里,出版社是内容提供商或文化事件发起者,而移动通信设备则成为新型传播渠道,它带给受众信息和广告发布的双重功能。目前手机出版最活跃的领域是手机小说。
2. 信息量
【答案】扩大信息量是近年来许多新闻媒体努力的方向。计算信息量的方法有按版面上的新闻稿件条数来计算、用新闻所提供事实的单元来计算等。决定新闻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有:事物变动的影响力,事物变动的规模和空间,事物变动的速度,事物变动的可能性概率等。
3. 宣传价值
【答案】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由于新闻媒介的背景不同、性质不同、办报(台)的方针不同,宣传价值表现出强烈的政治倾向、利益取向(国家或民族利益、团体利益)和价值取向。一般而言,宣传价值的素质包含五个方面,合称宣传价值“五性,,,即与新闻媒介所持的政治主张、价值标准的一致性、针对性、普遍性、典型性和时宜性。
4. 受众
【答案】受众是个特定的传播学意义上的概念,它由原始的演讲的听众、戏剧的观众一词演化而来,在传播学上,泛指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在大众传播领域里,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信息的接受者,其中最主要的,是指三大新闻媒介即报纸的读者、广播的听众和电视的观众。受众是新闻媒介积极的参与者,是整个新闻传播活动最为活跃的决定性因素。在新闻传播活动的各个环节,受众都在或明或暗、或强或弱地起着各种制约作用。
5. IPTV
【答案】网络电视(InteractProtocolTV )是指利用宽带网的基础设施,以家用电视机(或计算机)作为主要终端设备,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通过互联网络协议(IP )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数字媒体服务的一种崭新技术。IPTV 最大的特点是具有交互功能,因此也被称为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 的实现形式主要是:通过上网的个人电脑; 通过网络机顶盒+普通电视机。国内IPTV 发展还远未成熟,商业模式也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6. 客观主义理论
【答案】客观主义理论(Objectivism )脱胎于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或者说是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应有的题中之议。其内涵为: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是客观地反映现实。新闻报道将客观世界如实地呈现在公众面前,其作用在于将个人与外部世界连接起来,从而有助于个人形成对外部世界的独立判断; 在新闻报道中将事实和意见分离。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才提供意见,尽量避免报道中的个人偏见; 客观地反映现实之所以可能做到,是因为事实和意见是应该而且可以完全分离开的。
7. 网络成瘾
【答案】网络成瘾是指长时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控; 行为乖张并伴随视力下降、神经衰弱等身心病态; 在网欲得不到满足的时候精神空虚、心情暴躁甚至会有暴力倾向等。网瘾症有五种类型: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和网络视听成瘾。同时,网瘾症也会带来多种心理危害,包括以虚拟代替现实的交往方式错位,长时间沉溺网络所形成的孤僻、冷漠、不合群、无责任感等人格和人性的异化,网上网下判若两人的多重人格和自我迷失,道德的失范和社会功能的退化,技术崇拜等。
8. 网络舆论
【答案】网络舆论可以看作是网民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的意见讨论,大致上会分为信息型的舆论和意见型的舆论,两者有时会交织在一起。它是随着网民数量和质量的不断上升,各种互联网的新型使用形式的传播而出现的。它在传播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信息死角状况,易导致群体意见的极化。
9. 新闻传媒的公共性
【答案】新闻传媒的公共性是指新闻媒介面向社会公众进行信息传播,是社会的舆论公器,具有塑造公众舆论的作用。作为传播社会信息的公共机构,新闻媒介必须尽力反映公众的态度与立场,必须维护公众利益。
10.新闻生产
【答案】新闻生产是指新近变动的事实经过加工形成新闻作品的过程。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不仅是指事实经过采访、写作、编辑最后成为新闻作品这样一个生产流程,更深的含义是指新闻是新闻生产者经过有意识的加工的产物,新闻生产者从而建构了新闻事件,进而建构了现实。决定新闻生产的主要因素或者说在新闻生产中必须权衡的主要因素包括:专业标准、法规、形势、决策者、市场和媒体的定位。
二、简答题
11.怎样理解“新老媒体互动构建舆论新格局“?
【答案】(1)老媒体是指传统的三大媒体:报纸、广播、电视; 新媒体是指以电脑、手机为主
要终端的互联网。
(2)在新世纪开端,中国出现了两个舆论场:一个以传统媒体为阵地的舆论场,一个以互联网为阵地的舆论场。其间,虽然偶有相互互动,但基本上是互不干预,各有各的议题。
(3)2007年,以四大网络事件即厦门的PX 事件、陕西周老虎事件、山西黑煤窑事件、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为标志,新老媒体开始联手,互相配合,互相呼应,两大舆论场融合在一起,造成强大的舆论声势。2007年以后,新老媒体联动成为常态,新老媒体扬长避短,发扬各自优势,逐步形成新格局。
(4)新老媒体联动,形成了舆论新格局。舆论有其全新的特点:
①草根性。网民在互联网上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这些意见是自发的、真实的。这样形成的舆论真正表达了网民的意愿和情绪。
②突发性。网络事件爆发很突然,长则数天,短则几个小时就从一个网民上传的事情演绎成网络事件; 而且很难预测,今天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事件。
③鲜明的指向性。舆论一般都指向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情。2007年以来,土地征迁、房屋拆迁、环境污染等成为舆论主要指向。
④声势壮、影响大。网络具有的脱域性,使得网络事件摆脱空间束缚,一个令人感兴趣的议题,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网民都在同时参与讨论、形成舆论。舆论具有全国性,声势浩大,真正形成强大的威慑力。
12.简述舆论的社会功能。
【答案】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它是社会控制的有力形式之一。舆论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
①对国家和政府决策过程的监督制约。
现代社会的舆论制约可以表现为监督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的程度,监督决策过程是否符合既定的法律程序和规范等,但最主要的是监督决策目的的朝向是否在于维护公众的共同利益。
②对决策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的监督。
决策朝着维护公众利益方向努力,按此原则产生,但它是否最终维护公益,还要看决策的执行和执行后的结果。从维护公众共同利益出发,舆论对此也要施行有效的制约。
③对于决策和执行人物行为的监督。
主要是对国家公务人员行为的限制和约束,促使其在合法的范围内,在维护公众利益前提下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正当地、规范地行使权力,履行责任。
(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
①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
社会公德是全体社会成员认同的共有的道德规范,自然是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所极力维护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