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南开大学文学院874新闻学理论与实践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主流价值观

【答案】主流价值观,又称基本价值观,是指一个国家处于支配地位的价值观,反映出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社会道德的基本取向,反映出一个国家主流社会的基本意愿。主流价值观的倡导和彰显是一个社会的系统工程,政策的导向、领导的身体力行、干部的选拔仟命、奖罚的分明都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卞流媒体成为主流价值观的支柱在于媒体的影响过程和人们的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十分默契。大众传媒通过每日每时、无处不在的传播网络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在中国,主流媒体除具有共有的持续长久、覆盖面广的性能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受众心目中的权威性。

2. 新闻理论

【答案】新闻理论是指总结、阐明人类新闻活动主要是新闻事业的基本规律。它从新闻实践中抽象出来,又指导新闻实践,是新闻、新闻事业活动规律的一般原理,是新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①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研究新闻事业和实际的关系、和政治的关系、和群众的关系; ②新闻事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的工作原则; ③新闻道德和新闻工作者的修养; ④新闻媒介经营管理的原理和运行机制。

3. 亲身传播

【答案】亲身传播是指以人体自身为媒介,尤以语言为主要手段,以表情和动作作为辅助手段的传播方式。亲身传播的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有明确的对象,属于定向传播。传播信息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可以迅速调整传播内容和方法。但与其他传播方式相比,传播面窄,传播速度慢,保真度差,一个信息,经人们口口相传,越到后面越失真。亲身传播可采用的方法有言语传播、文字传播、体态语言传播、信号传播等。

4. 新闻事业的群众性

【答案】新闻事业的群众性是指新闻工作与群众密切联系的程度。群众性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重要原则,它主要由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展而来。其主要包括三层含义:①在内容上,新闻业应该尽量满足群众的需要; ②在工作路线上,

新闻工作应该走群众路线,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 ③在形式上,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应该尽量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5. 邸报

【答案】邸报又名进奏院状报、朝报、邸状、邸吏状、邸吏状报等,邸报是其通称,是指在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下统一发布的正式官级。它发源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在宋代开始被称为“邸报”,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邸报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的工具,内容受到当局严格的控制,主要涉及皇帝的诏旨、皇帝的起居、官员的任免、臣僚的章奏,战报及刑罚等。宋代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6. “合理想象”

【答案】“合理想象”是指从已知的事实去推测记者没有采访到而可能发生的“事实”,并作为事实来报道。这一术语,是在讨论通讯《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黄继光》时提出来的。然而,新闻是事实的报道,以己经发生、正在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不允许以可能发生、将要发生的“事实”为依据。以已知的事实去推侧可能发生的“事实”,这是逻辑推理的任务,而这种推测也只有在得到事实证明后才能成立; 用想象来写作,这是文学的创作方法,不能用在新闻上。如果“合理想象”可以成立的话,记者就可以凭他的主观想象来写新闻,人们就无法核对事实,就很难保证新闻真实。

7. 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报刊的四种理论是指1956年出版的施拉姆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中提到的当时世界上存在的四种新闻理论,即“集权主义理论””自由主义理论”“社会责任论,,“共产主义理论”。这四种新闻理论描述了四种大众传播体制。(1)集权主义理论,产生于16, 17世纪的英国,其主要目的是支持推进政府的政策,为国家服务。在集权主义理论下,报刊可以公有或私有,但媒介控制非常严格,必须受政府控制。政府要对媒介使用者颁发特许执照并进行新闻检查,媒介是加强政府统治的工具。(2)自由主义理论,18世纪最先由英国发展起来,理论来源主要是弥尔顿、洛克等人的启蒙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等。该理论认为:报纸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了解真相,它不但不受政府控制而且还可以监督政府,同时具有告知、娱乐和销售的功能; 报业主要为私有,任何有经济手段可以使用媒介的人都可拥有媒介。主张依靠“观点自由市场,实行“自我修正”,和依靠法庭来实行媒介控制,是监督政府和满足其他需要的工具,是一个自由的意见市场。(3)社会责任理论,产生于20世纪的美国,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正。该理论认为媒介除有告知、娱乐、销售功能外,主要用于讨论冲突,任何想表达某种意见的人都可以使用媒介,媒介必须履行社会责任并受到社群意见、消费者行为、媒介职业道德的控制。它的前提是为大众服务,并以自由意识论中的自由原则与需求为核心,完全脱离了政府的控制,成为真正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社会组成部分。(4)苏联共产主义理论,产生于苏联。该理论认为,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成功和发展做贡献,特别要服从政党的专政; 媒介受政府经济、政治行为及监督部门控制,

归国家所有,只作为国家发展的助手而存在。

8. 创新扩散

【答案】“创新扩散”假说是由美国著名传播学者E.M. 罗杰斯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个关于通过媒介劝服人们接受新观念、新事物的理论,侧重于大众传播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社会变革是指社会体系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从传播的角度看,社会变革包括这样三个阶段:①新观念的形成和发展; ②新观念得以向社会体系成员进行传播; ③新观念被采纳或拒绝所造成的变化。

9. 宣传者

【答案】宣传者是构成宣传过程的主体性因素,不但指某一个人,也包括一个团体或宣传机构(例如报社、电台、电视台)。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主要是指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

10.新闻五要素

【答案】新闻五要素是指构成新闻必需的材料。新闻五要素是构成完整新闻的基础。新闻五要素包括发生新闻的主角(谁)、发生的事情(什么)、发生的时间、发生的地点、发生的原因。五要素用英语来表示就是Who (谁)、What (什么)、When (时间)、Where (地点)、Why (原因),都以W 开头,所以,新闻五要素又简称为新闻的五个W 。后来又有学者提出新闻六要素(5W+1H)的说法,H 即结果如何(How )。

二、简答题

11.新闻真实性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新闻真实性是指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即表现在新闻报道中的时间(when )、地点(where )、人物(who )、事情(what )、原因(why )和经过(how )都经得起核对。

在实际工作中,这个要求存在一定的复杂度,因为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这种选择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工作者必须从每时每刻变化着的世界中选择极其有限的事件用以公开传播; 二是对选中的每一个事件还得再选择其中的部分事实公开传播,这里有个主次、重轻、缓急的选择。在这样的选择过程中,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价值取向。于是,同一个事件,不同传媒报道出来可能会大相径庭,但谁都会宣称自己的新闻是惟一真实的。

12.简析新闻与宣传的关系。

【答案】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把宣传和新闻视为一体,新闻、宣传两词常常并用,这说明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新闻和宣传毕竟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

(1)新闻与宣传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