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货币非中性
【答案】货币非中性是与货币中性论相对立的关于货币在经济中的作用问题的一种理论。货币非中性是指名义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能够引起相对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从而引起消费或投资方式的变化,进而改变经济中的实际变量。这是因为,从短期来看,价格不可能立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同比例的变动。相反,各类价格会以不同的比率对某种货币变化做出反应,进而影响相对价格体系并对就业和产出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价格水平的变化会造成实际收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分配的变化,价格的骤然下跌会导致债务人大批破产,对国民经济产生有害的影响。短期货币非中性是凯恩斯主义货币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这一特点产生于下述论断:在经济中存在大量失业的状况下,价格并不随货币数量的增加而同比例上涨,由此而造成的实际货币数量的增加将导致利率下跌,并因此而使投资和国民收入水平增长。短期货币非中性也是现代货币主义者的基本信条,M" 弗里德曼指出:在短期内,如5-10年问,货币变动会主动影响产出; 另一方面,在几十年内,货币增长率则主要影响价格。
2. 自主性失衡(Autonomous Disequilibrium)
【答案】自主性失衡是指由自主性交易引起的失衡。自主性交易主要是指各经济主体或居民个人出于自身特别的目的,如追求利润、减少风险、资产保值、逃税避税等,进行的交易活动。通常,自主性交易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长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和部分短期资本与金融项目。当这些交易的差额不为零时,便发生了自主性失衡。由于国际收支平衡一般就指自主性平衡,因此,自主性失衡即可视为国际收支失衡。
3. 通货膨胀
【答案】指商品和劳货的货币价格总水平持续明显上涨的过程。对于这个定义,有必要增加几点说明:①考察的对象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有别于股票等金融资产的名义货币价格。②指的是货币价格,即商品,劳务与货币之间的相对比价,而非不同商品,劳务之间的相对比价。③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经济周期性的萧条以后出现的周期性复苏阶段的价格上升不是通货膨胀。④不是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而是价格水平的上涨。⑤是价格总水平的明显上升。轻微的价格波动不是通货膨胀。不过,这一数量标准取决于人们对通货膨
,批发物价指数胀的敏感程度,是一个主观性的概念。衡量指标有三个:消费物价指数(CPI )
(WPI ), GNP 平减指数(GNPdeflator )。
4. 现金交易数量说
【答案】美国经济学家费雪是货币交易数量说的代表,他曾提出了著名的交易方程式MV=PT,
M 是一定时期内流通中的货币平均量,V 代表货币的流通速度,P 为交易中各类商品的平均价格,T 为各种商品的交易量。
所以M=PT/V,费雪认为其中V 和T 在长期内都不受M 变动的影响,V 由制度因素决定,而T 取决于资本、劳动力及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和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所以费雪的结论是“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
5. 有效汇率(Effective Exchange Rate)
【答案】有效汇率指一种货币相对于其他多种货币双边汇率的加权平均汇率。有效汇率与双边汇率的关系类似价格指数与各种商品价格的关系,因此又称汇率指数。它反映了一种货币价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汇率指数的构造方法是:(1)选择一篮子有代表性的货币。通常选择一些与本国对外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的货币作为计算基础; (2)确定每一个双边汇率的权重。根据所选择的权重标准不同,汇率指数的计算有下列几种方法:
a. 出口值有效汇率指数=对A 国汇率×对A 国出口值/一国出口总值+对B 国汇率×B 国出口值/一国出口总值+…;
b. 进口值有效汇率指数=对A 国汇率×对A 国进口值/一国进口总值+对B 国汇率×对B 国进口值/一国进口总值+…
c. 双边贸易有效汇率指数=(一国出口值×出口值有效汇率指数+一国进口值×进口值有效汇率指数)/(一国出口值+一国进口值)。
另一种解释:
有效汇率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作为权数的指标主要有劳动力成本、消费物价、批发物价等。其中,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该国货币汇率的总体波动幅度。一国的产品出口到不同国家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汇率,另外,一国货币在对某一种
,货币升值时,也可能同时对另一种货币贬值,即使该种货币同时对所有其他货币贬值(或升值)
其程度也不一定完全一致。因此,从20世纪70年代末起,人们开始使用有效汇率来观测某种货币的总体波动幅度及其在国际贸易和金融领域中的总体地位。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的公式如下:
二、简答题
6. 外汇市场上远期汇率的表示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远期汇率是指在远期交易中事先约定的未来交割日的汇率。外汇银行对于远期汇率的报价方法有三种:
(1)直接报价法(Outright Rate)。与现汇报价相同,即直接将各种不同交割期限的远期外汇的买入价与卖出价表不出来。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银行对一般顾客的报价上。在日本、瑞十等国,银行同业之间的期汇买卖也采用这一报价方法。一般而言,期汇的买卖差价要大于现汇的买卖差
价。
(2)掉期率(Swap Rate)或远期差价(Forward Margin )。即利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的关系,只报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升贴水额。在即期汇率与远期汇率之间有一个远期差额或称远期汇水(Forward Margin)。当某种货币(对另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大于即期汇率时,其差额就是升水; 当远期汇率小于即期汇率时,差额就是贴水。升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贴水表示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贱,平价表示两者相等。由于汇率的标价方法小同,计算远期汇率的原则也不相同: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即期汇率+贴水; 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升水或者即期汇率-贴水。如:在伦敦外汇市场,即期汇率为1英磅=1.4608美元,3个月美元远期外汇升水0.51美分,则3个月美元远期汇率为:1英磅=1.4608-0.0051=1.4557美元。外汇银行通常依据利率平价的条件来确定掉期率。外汇银行在报出远期汇率时,采用报出掉期率的方法来代替直接报出远期汇率的方法主要好处在于:当即期汇率变动时,远期差价常常保持不变,故报出掉期率可以避免期汇报价的频繁变动。
(3)点数法(Points )。即报出远期汇率与即期汇率的差额点数(即货币汇率数字中的小数点后的第四位数——1/10000单位的倍数)。在一般情况下,汇率在一天内也就是在小数点后的第3位数变动,也即变动几十个点,不到100个点。表示远期汇率的点数有两栏数字,分别代表买入价与卖出价。远期点数在不同的汇率标价法下的含义和计算方法各不相同。直接标价法:买入价在先,卖出价在后; 间接标价法:卖出价在先,买入价在后。由于汇率的远期差价总是要高于即期汇率的差价,故当远期汇率第一栏点数大于第一栏点数时,应从相应的即期汇率减去远期点数; 这表明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贴水而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升水。反之,当远期汇率第一栏点数小于第一栏点数时,应在相应的即期汇率上加上远期点数。这表明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升水而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贴水。
(4)升(贴)水年率法(Percent per Annum )。即把掉期率转换成年率来表示的报价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升(贴)水年率=(期汇汇率-现汇汇率)÷现汇汇率×12/远期月数×100%
在直接标价法下,如果结果为正数即表示升水年率,如果是负数即表示贴水年率:在间接标价法下则相反。
7.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有何区别?
【答案】(1)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提供的与商品交易联系的一种信用形式,典型形式有赊销、赊购、分期付款等。它包含了销售与借贷两方面,作为信用制度的基础,调节资金余缺,对经济有润滑和促进作用。而银行信用是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一种信用形式,具有广泛性、间接性和综合性,是目前经济中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2)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债权债务人不同。商业信用的债权人是商品的提供者,债务人是购买者,其客体是商品资本,一般只适应于有商品交易关系的企业,并且一般都是在信用能力较强、经常往来、相互信任的企业之间进行。银行信用的载体是货币形态的资金,债权人是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