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目录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一) . 2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二) . 9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三)16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四)24 2017年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题(五)31
一、名词解释
1. 国际间接投资(International Indirect Investment)
【答案】国际间接投资又称国际证券投资、对外间接投资。指在国际债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在外国股票市场上购买企业股票的一种投资活动。这种投资以取得利息或股息等形式的资本增值为目的,以被投资国的证券为对象。国际间接投资者并不参与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其投资是通过国际资本市场(或称国际金融证券市场)进行的。从一国资本流入和流出的角度来看,购买国际证券意味着资本的流出,发行国际证券则意味着资本的流入。
国际间接投资的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它与国际直接投资最大的区别在于: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发行的债券或股票方式所进行的投资,只能获得固定股息和红利收益,而不能获得国外公司或企业的实际管理控制权。但因此也不用承担企业亏损的责任,风险较小。
国际间接投资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获取定期金融性收益; 二是利用各国经济周期波动的不同步性和其他投资条件的差异,在国际范围内实现投资风险分散化。但是,也有不少证券购买者真实的目的是利用证券交易进行投机,这些人本质上是投机者而非投资者。
近几年来,国际间接投资增长迅猛,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了进行国际证券投资,贸易顺差国大量吸收美元,这就保持了汇率水平的相对稳定; 通过国际间接投资,促进了长期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流动,加强了对发展中国家投资,成为许多国家发展资金的主要来源。
2. 本位币的无限清偿
【答案】本位币是一国基本的通货,是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本位币的面值与实际金属价值是一致的,是足值货币,国家规定它有无限清偿的能力,不论每次支付的数额多大,商品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同时在使用上,本位币是最后的支付工具,如使用非本位支付时,对方可以要求改用其他货币,如要求将银行支票改为银行券等,而本位货币则具有最后的支付能力。
3. 互换
,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答案】互换也译作“掉期”、“调期”
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照约定的支付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等)相互交换支付的约定。互换合约实质上可以分解为一系列远期合约的组合。互换交易是降低长期资金筹措成本和资产、债务管理中防范利率和汇率风险的最有效的金融工具之一。互换有两种主要类型:利率互换货币互换和。(1)利率互换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一段时间内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款项的支付,即同种通货不同利率的利息交换。具体地说,一
个标准的利率互换是有两个当事人参与的契约。每方约定以某国一定数量的资金为基础,按照一组事先确定的未来支付日期以相同货币周期性地支付对方利息,其中一方为固定利率付款人,另一方则为浮动利率付款人。该固定利率在交易开始时山双方决定,而该浮动利率在整个互换交易期间参照某一特定的市场利率来决定。在标准的利率互换交易中始终无本金交易,只有利息交易。通过利率互换,交易一方可将某种固定利率资产或负债换成浮动利率资产或负债,另一方则正好相反。(2)货币互换是指交易双方互相交换不同币种、相同期限、等值资金债务或资产的货币及利率的一种预约交易业务。通常两种货币都使用固定利率。货币互换一般以即期汇率为基础,交
易双方仅需考虑定期支付两种货币间的利率差异,由货币利率较低方向货币利率较高方定期贴补。
4. 金融相关率
【答案】金融相关率是指某一日期一国全部金融资产价值与该国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金融资产包括:非金融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股票、债券及各种信贷凭证); 金融部门,即中央银行、存款银行、清算机构、保险组织和二级金融交易中介发行的金融工具(通货与活期存款、居民储蓄、保险单等)和国外部门的金融工具等。经济活动总量,在实际统计时,常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示。
5. 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 theory of interest-rate parity )
,其【答案】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是汇率决定理论的两种形式。购买力平价说(简称ppp )
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十它所具有的购买力,两种货币间的汇率及其变动决定十两国货币各自所具有的购买力之比。购买力平价理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种形式,主要有绝对购买力和相对购买力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取决于不同货币衡量的可贸易商品的价格水平之比,即取决于不同货币对可贸易商品的购买力之比。相对购买力平价认为汇率的升值与贬值是由两国的通胀率的差异决定的。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说。在购买力平价理论看来,货币数量决定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从而决定汇率。所以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利率平价理论的思想山凯恩斯于1923年首次提出,他认为汇率波动山两国利率差价决定,不久英国学者爱因齐格进一步阐述了远期差价与利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率平价说的基本观点是:远期差价是由两国利率差异决定的,并且高利率国货币在期汇市场必定贴水,低利率国在期汇市场上必定升水。在两国利率存在差异的情况下,资金将从低利率国流向高利率国以牟取利润。利率平价理论又分为抵补利率平价和非抵补利率平价两种。前者假定投资者的投资策略是进行远期交易以规避风险,因此分析的是汇率远期升贴水率的实际值。后者即非抵补利率平价理论,即假设交易者根据自己对未来汇率变动的预期而计算预期的收益,在承担一定的风险情况下进行投资活动,因此分析的对象是汇率升贴水率的预期值。
同为汇率决定理论,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的分析角度不同。购买力平价理论从汇率是两种不同货币的价格的性质着手研究汇率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它主要由开放经济下一国与外国商品市场间存在的联系分析汇率与价格水平间的联系。利率平价理论则考虑到现实生活中,开放经济
下一国与外国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国际资金流动的发展使汇率与金融市场上的价格一利率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在理论关系上,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互相补充。购买力平价侧重于从中长期的角度分析,一国发行的货币数量决定货币的购买力,进而决定两国的汇率水平; 与之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在短期国际金融市场上,货币(资金)的供求数量决定利率(资金价格)的波动,进而国际资金的流动又使利率间的差异影响汇率。
二、简答题
6. 试说明中央银行独立性问题的含义及其对该问题的理解。
【答案】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公布的文献,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布通货膨胀率、汇率或货币政策目标以及根据白己的操作决定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水平时不受政府的干预,在解决中央银行与政府间的矛盾时存在公开的和透明的程序,并且中央银行的管理和财务是独立的。
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两点:一是中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 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
中央银行之所以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是因为:(1)中央银行与政府所处地位、行为目标不尽相同。经济工作虽然是政府贯彻始终的中心工作,但社会问题往往也是政府关注的重点,而在经济工作中,政府面临的也不仅限于金融。同时,政治矛盾突出时,政治所要解决的目标则压倒一切。中央银行工作的重点虽然也同样要根据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总体形势调整自己的行为,但它的全部活动所围绕的中心始终是货币政策所要追求的稳定货币币值这一基本原则和目标。这就使中央银行的行为目标与政府目标不可能时时保持全面的吻合。
(2)中央银行不同于一般的行政管理机构,无论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以调控宏观经济运行,还是确定对金融业实施监管的指导方针,都需要具备必要的专业理论素养和较为长期的专业经验积累。仅凭政治经济的普遍原理和普遍经验在这一领域作原则性判断和指挥,往往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然而,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无论如何,是相对的。因为:(1)从金融与经济整体,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看,金融虽然在现代经济中作用极大,但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它终归是一个子系统。中央银行,处于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地位,自然应当服从于经济社会大系统的运转,服从于国家的根本利益。(2)中央银行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其他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的协调与配合,而不可能孑然独立。(3)中央银行的活动都是在国家授权下进行的,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主要负责人也由政府委任。此外,中央银行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也需要政府其他部门的协作与配合,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则需要由政府来协调。
由于各国的国情与历史传统不同,政府赋予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也有所不同,从而叫央银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