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大学林学院344风景园林基础之自然地理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主要岩石类型有哪些?

【答案】岩石类型主要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丁大岩类:

(1)岩浆岩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性组分的高温茹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它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岩中以Si02的含量最大,Si02的多少不仅影响岩浆岩的性质,而且也影响岩浆岩中其他物质的含量。

(2)沉积岩

沉积岩是指在低温和低压的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某些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它广泛分布于陆地表面及海洋盆地中,由沉积作用而形成。(3)变质岩

变质岩是指在地球演化历史中,地壳内早先形成的岩石经历变质作用后形成的,它主要经历了温度和压力的变化,是从一种固相转变为另一种固相的结晶过程。

2. 什么是地带性分异和非地带性分异?

【答案】(1)地带性分异是指地理要素随纬度的变化而呈现变化的分布形式。

①太阳辐射能是自然带和自然地带形成的能量基础;

②由宇宙一行星因素如日地距离、地球形状和黄赤交角等引起的太阳辐射能在地表不同纬度区域的不均匀分布,是形成自然带和地带的动力学原因;

③带和地带只在理想状况下呈东西方向延伸,井具有环球分布特点,同时沿南北方向发生更替;

④地带性规律并非唯一的空间地理规律,客观上应存在另一种规律。

(2)非地带性分异规律是指在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基础上,受非地带性因素(例如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影响,出现的一些非地带性现象。概括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①地带性自然带的缺失

②改变了地带性分布的自然带

③地带性自然带空间分布范围受到约束

④自然地理现象的斑状分布

⑤大陆东西两侧自然带分布纬度位置的差异

3.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各有什么特征?

【答案】(1)岩浆岩

;①岩浆岩主要成分为硅酸盐以及部分金属硫化物、氧化物和挥发性物质(如H 2O 、CO 2等)

②有多种结构如玻璃质结构、隐晶质结构、显晶质结构、斑状结构;

③有一定的产状。

(2)沉积岩

①沉积岩富含次生矿物、有机物质、存在化石;

②产状为层状产出;

③沉积岩具有多种构造,其中最突出的是层理构造和层面构造。

(3)变质岩

①变质岩化学成分主要由FeO 、MnO 等氧化物组成,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往往较大;

②岩石重结晶明显;

③岩石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构造,特别是在一定压力下矿物重结晶形成的片理构造。

4. 为什么说自然地理环境既是一个整体,又存在地域分异?

【答案】(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和土壤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要素的变化还会对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故而称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

(2)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①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或自然综合体沿地表按确定方向有规律地发生分化所引起的差异。支配这种分化现象的客观规律也就称为地域分异规律。形成地域分异的基本因素主要是太阳辐射和地球内能。

②自然界中地域分异的现象是非常显著的。从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到内陆,从山麓到高山顶部,甚至在局部地段(如山坡和谷底)都可以观察到不同属性的自然环境的规律性变化。

③自然地理环境在各种不同规模的地域分异规律作用下,分异出大小不等、属性有别的众多的自然区域。这些自然区域构成一个多级次、多类别的复杂的镶嵌系统,在空间上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性。

5. 地貌学中的劣地,现在开发为彩色丘陵、五彩湾等旅游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劣地是干旱区发育的一种地貌。在半干旱气候带,在岩性松软的地区,沟网密布,地面被切割得支离破碎,通常称之为劣地。劣地是土地的自然属性,是指这块土地的自然条件不是很好。自然属性的好坏能影响经济属性的好坏但二者之间并不完全一致。

在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过程中,没有绝对劣势的资源,我们要善于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变资源劣势为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充分开发,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 何谓湖泊? 世界湖沼面积在迅速缩小是如何造成的? 有何危害?

【答案】(1)湖泊的定义:

湖泊是陆地表面洼地积水形成的比较宽广的水域,是湖盆、湖水和湖中物质相互作用的自然综合体。

(2)造成湖沼面积缩小的原因:

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上游补充水和本地降水减少;人类活动加剧造成的生产生活用水超量;围湖填湖开发活动、水体污染、水体富营氧化等。

(3)湖沼面积缩小带来的危害:

湖沼水质下降,大量水生动植物死亡,盐碱化土地面积增加,荒漠化问题加剧,绿地面积缩小,植被覆盖减少,沙尘暴出现频率上升,生态系统严重受损。

7. 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根本区别在哪里?

【答案】(1)陆地生态系统

地球陆地表面由陆生生物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统一体,其特征有:

①生境多种多样

陆地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环境复杂多变,水分、热量等主要生态因子分布不均和地形高低起伏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境。

②陆生生物的种类繁多,生物群落类型多样

土壤的发育与大气直接接触,为生物特别是绿色植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从而使陆生生物的种类繁多,生物群落类型多样。

③平均生物生产量较高,生物物质积累量巨大

环境的多变使陆地生态系统的季节性变化和各种类型的演替比较明显。

④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

a. 与热量气候带相适应,植被或生态系统也呈带状分布。

b. 由于从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少,导致植被或生态系统由沿海到大陆内部依次更替。 (2)水域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主要包括湖泊、水库、江河和海洋生态系统等不同类型,其特征有:

①广大水域环境的特征比较均一且变化较缓和,较少出现极端情况。

②水生生物分布范围广泛,系统类型也比陆地少。

(3)区别

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因水具有流动性,广大水域比较均一而较少变化,并且很少出现极端情况,使许多水生生物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系统的类型也因此而比陆地少。根据水化学性质不同,可分为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

8. 社会一经济系统是否独立于自然系统? 为什么?

【答案】社会一经济系统与自然系统不是彼此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