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探讨NMET中的语用发展趋势——对NMET设计的透视和分析

关键词:语言测试 全国英语高考试卷 语用能力 语境

  摘要


摘要: 教一门外语最终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然而,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是不能仅仅依赖于他们的语言能力,更要依赖于在不同的语境里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也就是语用能力。
纵观语言测试历史,语言学的发展与语言测试的变革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语言学对语言能力认识是从Robert Lado的语言是一套形式结构,一套符号系统经过到Hmyse,Canlae和Swain 等社会语言学家的语言运用要涉及到一系列的社会文化因素,使用语言时既要考虑语境,又要考虑到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交际过程最终不断升华到 Lyle Bachhman的交际语言能力。因此语言测试也从前科学时期或传统时期 (Pre-scientific period or traditional period)、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或现代时期 (Psychometric—structuralism period or modern period) 走向综合一社会语言学时期或后现代时期(Integrative–sociolinguistic period or post–modern period)直到目前的交际语用时期(Communicative –pragmatic period)。
中国的现代英语测试开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即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入学考试。经过研究证明虽然我国的现代英语测试晚于欧美国家二十余年,但是其走过的发展之路与欧美大致相同,也经过了从前科学时期或传统时期、心理测量—结构主义时期或现代时期,走向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时期或后现代时期,直到目前的交际语用时期。
本文作者运用英语测试四阶段理论和现代语言学有关语言能力理论对具有代表性的1984年—2007 年的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分别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选择其中的三种题型:单项选择题(1989年-2007年)、补全对话(1996年-至2000年)和写作(1989年-2007年)做为研究分析对象,从语用角度分析试题的特点内容以及测试的目的倾向,从而探讨语用能力在NMET中的发展趋势。
本研究旨在探讨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对语用能力的关注和认识以及在测试中的侧重程度,从而在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制定一个务实的语用测试模式同时对高中和大学的英语课堂教学其到良好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人们对语言测试发展趋势的认识,对进行语言教学和设计语言测试的人员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同时也对中学英语教学和终结性英语评价有较大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