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摘要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语言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基于应用语言学、第二语言习得和教学理论的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从1979年Prabhu在印度南部Bangalore交际教学实验至今,语言学家David Nunan, Jane Willis和 Peter Skehan等分别对任务型教学进行多维的研究,涉及任务的各个层面,包括任务的界定、任务的选择标准、任务的排列、任务学习的模式、情感与任务、认知与任务、交际与任务。它遵循“做中学”的原则,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任务型教学并不像传统教学理念, 只重视语言形式, 它是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活动中, 通过完成任务来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 培养他们语言交际的能力。教育部在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的目标。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然而,任务型教学研究的论著大都是关于任务型教学在阅读和写作方面中的运用,却很少有涉及任务型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任务型教学作为传统英语教学的挑战者。能否给困境中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带来曙光,它能否有效地有效的让学生摆脱哑巴英语困境。鉴于此,本文旨在探讨将任务型教学应用到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去,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同时强调在交际活动中使用语言从而掌握语言,让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交际课堂活动实现自我价值。
同时,陈述了Skehan和Willis关于任务的选择及其执行任务的基木原则、分析了Skehan关于任务型教学的教学设计原则和明确了任务型的教学要求即教学要达到准确度、综合度和流利度三项纬度,因为这对于口语教学和考试极其重要。用文献综述法列举出任务型教学的发展及运用,说明该教学法的适用之处在于完成任务时达到语言的协商,角色的互动和合作。采用了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来研究和证明任务型教学法在本地学校所运用的可行之处。大量的理论支持和实验班与对照班口语考试成绩的对比分析结合实验班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任务型教学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符合《英语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鼓励促进学生在参与、体验、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探究方式的过程中改变学习方式,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文尤其让学生用说英语语言来完成任务达到了提高自身的英语口语能力目的,对英语口语教与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我们应该用辩证的观点去看待任务型教学,它并不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