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中心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现代汉语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填空题

1. “明天”“明儿”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 “成功”“得逞”词义接近,主要区别在于词的______。

【答案】语体色彩; 感情色彩

【解析】色彩义是附着在词的理性义之上表达人或语境所赋予的特定感受,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形象色彩。感情色彩是指,有些词表明说话人对有关事物的赞许、褒扬或厌恶、贬斥的感情,这就是词义中的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而更多的词既没有褒义色彩,也没有贬义色彩,是中性词。语体色彩,又称文体色彩,有些词语由于经常用在某种语体中,变带上了该语体所特有的色彩,如书面语色彩和口语色彩。

2. 普通话读上升调型的调类是______。

【答案】阳平

【解析】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汉语的声调可以分调值和调类两个方面,调值是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即声调的实际音值或读法; 调类是声调的种类,就是把调值相同的字归在一起所建立的类。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第一声为高平调,调类为阴

平; 第二声为上升调,调类为阳平; 第三声为降声调,调类为上声; 第四声为全降调,调类为去声。

3. 普通话韵母可以分成撮口呼、合口呼、开口呼、______呼。

【答案】齐齿呼

【解析】四呼是按韵母开头的元音口形分的类。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其中,开口呼是指韵母不是i , u , ü和不以i , u , ü起头的韵母。齐齿呼是指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合口呼是指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撮口呼是指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

4. 句子结构常见的错误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句式杂糅四种。

【答案】搭配不当; 残缺和多余; 语序不当

【解析】搭配不当、残缺和多余、语序不当和句式杂糯是句法方面常见的语病。

5. 横、竖、撇、捺四种笔画中,不属于汉字基本笔画的是_____。

【答案】捺

【解析】笔画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196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和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了五种基本笔画,即横、竖、撇、点、折,又称“札”字法。

6.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______》为拼写和注音工具。

【答案】《汉语拼音方案》

【解析】《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拼音方案,也是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于1955-195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研究制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18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工具,它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7. 句法结构是指短语和_____的构造。

【答案】句子

【解析】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他们都是语言中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或组合成词,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一部分词加上句调可以单独成句,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句法结构即是指由词逐层组装成的短语里或句子里的词类系列,是短语和句子的构造。

8. “必”字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凸”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敝”的第四个笔画为_____。

【答案】撇; 横折折折; 横折钩

9. 两种或几种语言混合而成的临时交际语叫做,这种临时交际语如果作为母语传递给后代进一步学习所形成的混合语就是。

【答案】洋泾浜; 克里奥尔语

【解析】“洋泾浜”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就变成了混合语,又称克里奥尔语。

10.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______,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______。

【答案】快慢; 颤动幅度的大小

【解析】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颤动的快慢。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它与发音体颤动幅,度的大小有关。

二、简答题

11.什么是词义?

【答案】词义是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即词的内容。

12.什么是语言的规范化?

【答案】语言规范化就是明确某一语言的共同语及其内部一致的标准。以现代汉语为例来说明语言的规范化:

(1)现代汉语语言规范化的内涵

现代汉语规范化就是确立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及其内部明确的、一致的标准,并用这种标准消除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分歧,同时对它的书写符号一一文字的形、音、义各个方面也要制定标准进行规范。

(2)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目标

①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主要是根据汉语的历史发展规律,结合汉语的习惯用法,对普通话内部(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各方面)所存在的少数分歧和混乱现象进行研究,选择其中的一些读法或用法作为规范,并加以推广;

②确定其中的另一些读法或用法是不规范的、应舍弃的,从而使汉语沿着健康和规范的道路向前发展,使人们在使用语言文字时有一致的标准。

(3)现代汉语规范化的结果

①确立基本标准

1955年,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之后,明确了现代汉语普通话的标准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力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的语音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因此,凡是不符合这个标准的,都是不规范的。但这是就整体说的,不是说北京话任何一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的,都是普通话成分。

②语音上,吸收北京语音的长处,去除土话成分

在北京语音里,由于各种原因也仍然存在着一些分歧,例如异读以及土话成分等,对于这类情况,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曾经加以审订。又如北京语音里,轻声和儿化音特别多,普通话没有必要全部吸收进来,应该吸收哪些,也要通过调查和研究确定下来。

③词汇上,吸收方言中的一些有特色的词汇

普通话的词汇是以北方话词汇为基础的。北方话词汇有极大的普遍性,但不是说,北方话中所有的词都可以进入普通话。因为北方话地区很广,各地区使用的词也有分歧。有些地方性很强的词,说出来只有较小地区的人能懂,这就不应该吸收到普通话里来。为了丰富词汇,普通话也要从方言、古汉语和外来语中吸收一些所需要的词。如何排除某些词存在的分歧现象,也是词汇规范化所要做的工作。

④语法规范上,吸收白话文的长处,去除不合理之处

普通话“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著名作家的优秀的白话文作品,以及正式的文件、社论等就是这种典范的白话文著作,当然要以这种著作中的一般用例(不是特殊用例)作为语法规范。语法上逻辑上有毛病的某些流行的说法要从普通话里清除,普通话内部表达同一个意思的截然相反的两种说法,也是语法规范工作应予注意的现象。例如“难免犯错误”和“难免不犯错误”,“除非大家同意,才能决定”和“除非大家同意,不能决定”等,也都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