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中共中央党校841部门法学综合考试(民法、刑法、经济法行政法)《经济法》考研强化班模拟试题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与责任制的关系如何?

【答案】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与责任制的关系如下:

(1)公司制与责任制并不矛盾,公司及其法人治理结构、机制本身就属一般责任制范畴,也小排除在公司中仍以契约等形式实行某种特殊责任制。

(2)由于公有制或公有财产固有的产权“不清晰”的特点,传统国有企业有必要实行各种形式的责任制,公司制企业也需要责任制。

①要按照企业、公司法的要求,落实国有企业股东或出资人、董事(长)、经理、监事等角色及其责任,这是一般责任制要求;

②国有企业、公司仍可根据需要实行承包、租赁等任何特殊责任制,法律自不必、更不应当加以禁限,在公有单位与其委派的股东代表或董事、经理对公司或董事会、政府有关部门与其委派的监事等之间,也不妨以契约等任何具体形式来明确其责权利关系,以利于公有财产关系的有效实现。

2. 设定市场准入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案】设定市场准入应遵循以下原则:

(1)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市场失灵的范围之内。

(2)市场准入应当限于能够弥补市场缺陷的范围之内。在不能通过政府规制来纠正失灵的市场领域,强行为之只能带来更大的扭曲,或徒然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

(3)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宏观调控手段不能达到目标的范围之内。只有在宏观手段无法实现政策目标或者成本更为高昂、效率更为低下的情况下,才应当运用微观规制的方法。

(4)市场准入应当限于合同、奖励、税收、补贴等市场手段或经济手段不能实现或者不能更有效地实现政策目标的领域之内。

(5)市场准入规制手段的运用,必须限制在规制的收益大于成本的范围之内。这是从社会整体效益的角度考虑的。

3. 简述我国《产品质量法》的适用范围。

【答案】我国《产品质量法》适用范围包括:

(1)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

经过加工制作的产品包括工业产品、手工业产品、农产品。未经过加工制作的矿产品(台煤、铁矿石、石油等)、初级农产品(如小麦、蔬菜、水果等)、初级畜产品、水产品等,都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2)用于销售的产品

未投入流通的自用的产品、赠予的产品、试用的产品等,都不适用《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3)建设工程使用的产品

建筑工程材料,特别是建设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适用于《产品质量法》。

4. 税款征收有哪些主要方法?

【答案】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按照税法规定将纳税人应纳的税款收缴入库。

税款征收主要方法有:

(1)法定方式

税款征收的法定方式主要有查账征收、查定征收、查验征收、定期定额征收以及代征、代扣、代缴等。

(2)税收保全

主管税务机关可依法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以保证其履行纳税义务。如果纳税人不能提供纳税担保,税务机关可以采取相应的税收保全措施:

①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相当于其应纳税款的存款金额; ②扣押、查封纳税人相当于其应纳税款价值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③在限期届满仍未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可以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从冻结的存款中扣缴税款,或者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扣押、查封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以拍卖、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④纳税人在限期内缴纳税款的,税务机关应当立即解除税收保全措施,未立即解除而使纳税人的合法利益遭受损失的,税务机关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采取纳税担保和税收保全措施的权力不能由法定税务机关以外的单位和个人行使。

(3)税收优先权

税收是一种依税法和公权力形成的债权,当它与对纳税人的其他债权并存时,就会发生优先顺序问题。《税收征收管理法》对税收优先权作了规定:

①应征税款优先于无担保债权;

②纳税人欠缴的税款发生在纳税人以其财产设定抵押、质押或者纳税人的财产被留置之前的,税收优先于抵押权、质押权和留置权的执行;

③纳税人欠缴税款,同时又被行政机关处以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的,纳税优先于罚款和没收违法所得。

5. 如何开展反补贴调查?

【答案】开展反补贴调查,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1)调查机关

由商务部分别对是否存在补贴和补贴是否对国内同类产业造成损害分别进行调查,作出初裁决定和终裁决定,并予公告。出现应当终止调查的情形的,反补贴调查也应当终止,并由商务部予以公告。

(2)确定损害在确定补贴对国内产业造成的损害时,应当审查下列事项:

①辛卜贴可能对贸易造成的影响

补贴进口产品的数量,包括补贴进口产品的绝对数量或者相对于国内同类产品生产或者消费的数量是否大量增加,或者补贴进口产品大量增加的可能性。

②辛卜贴进口产品的价格

包括补贴进口产品的价格削减或者对国内同类产品的价格产生大幅度抑制、压低等影响。 ③补贴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的相关经济因素和指标的影响。

④补贴进口产品出口国(地区)、原产国(地区)的生产能力、出口能力,被调查产品的库存情况。

⑤造成国内产业损害的其他因素。

(3)累积评估

补贴进口产品来自两个以上国家(地区),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项条件的,可以就补贴进口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的影响进行累积评估:

①来自每一国家(地区)的补贴进口产品的补贴金额不属于微量补贴,并且其进口量不属于可忽略不计的;

②根据补贴进口产品之间的竞争条件以及补贴进口产品与国内同类产品之间的竞争条件,进行累积评估是适当的。

6. 什么是审计? 它有哪些特征?

【答案】(1)审计的概念

审计,是指独立的第三方依法或者接受委托,对被审计人记录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允当性进行审查,并将审计结果向法定机关或委托人报告的一项活动。

(2)审计的特征

①审计的对象是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

②审计主体是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无直接利益关系的第三方;

③审计的目的是确认有关会计资料反映的真实性、准确性、允当性;

④审计的成果(审计结论、审计报告)应向有关方面报告;

⑤独立性,即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⑥权威性,即审计机构的宪法中所明确的法律地位,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不受任何干涉,其审计结论和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

⑦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取信于被审计人以及审计委托人的重要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