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日本形象在中国“三网”中的构建与传播——以“3.11日本大地震”为例

关键词:日本形象,凤凰网,天涯社区,上海宽带山, 三网

  摘要



摘  要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至今的交流与碰撞决定了两者相对于彼此来讲都是极具敏感意义的。本课题以“3.11大地震”为切入点,以中国“上海宽带山”、“凤凰网”、“天涯社区”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日本形象在中国“三网”中的构建与传播。笔者在研究的过程中采取内容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以期使论文呈现的更加条理清晰、合乎逻辑。本课题通过研究“三网”网民对“3.11大地震”以及日本这个国家的看法,其实质则是为了客观绘制日本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曲线图,进而使中国人对国内民众的认识现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理解,同时抛弃“议程设置”的影响,忽略“沉默的螺旋”的压力,进而架构每个中国人对日本更加精确的看法。
本课题研究的是中国“三网”中舆论导向下的日本形象,这就涉及到了国家形象问题,尤其在全球化的今天,良好的国家形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对外交往的旗帜,成为走向世界的通行证,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方面的竞争,更多的是意识形态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国家软实力的比拼,而国家形象作为软力量的主要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因此,构建中国“三网”网民心目中的日本形象就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未来的交流接触中,中日两国及其民众均站在正确的立场且持以客观的态度,尤其对于日本来讲,更应该认清中国国内对日本国家的态度现状,在两国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国家利益至上但也要因势利导。
笔者在进行课题论证的过程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是对“课题的研究背景(包含理论背景与现实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以及本课题的研究重点和创新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论文实现了宏观上的把握。其次,第二章主要论证了国家形象的概念、新媒介环境的生成与国家形象的关系,以及在新传媒环境下的今天,网络作为新媒介的首要表现形式,那么互联网与国家形象建设又有着怎样的联系,这部分阐述为下面章节的论证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支撑。再次相对于普遍意义下的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笔者在第三章也对影响日本形象在中国构建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它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历史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又在第四章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三网”网民跟帖的全方位研究,从“量”上呈现日本在中国“三网”网民心目中的国家形象,从“质”上使中日两国人民对彼此有一个更加清晰、愈加准确的认识,以期本论文能有所价值,在两国的交流与合作中,在两国人民的沟通接触中能起到“参考、提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