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864教育经济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力价值
【答案】劳动力价值是指维持和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价值的大小取决于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必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包括:①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②养活劳动者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③劳动力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价值取决于一国的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在不同的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维持劳动者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范围、数量、构成是不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劳动力价值构成中,教育和训练费用所占比重在增大。
2. 教育社会需求
【答案】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教育社会需求是有限的,政府可以对教育的社会需求做出规划和调整。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社会人口状况。一个国家人口构成情况,包括其基数、增长速度和年龄构成,决定着教育社会需求的基本规模和走势。②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从两个方面影响教育社会需求:一是影响教育社会需求层次,二是影响教育社会需求持续性。③政策导向。政策导向的影响不仅表现为教育需求的数量上,而且还表现在教育需求的结构上。
3. 教育成本
【答案】教育成本是指培养学生所耗费的社会劳动,包括物化劳动和活劳动。其货币表现为培养学生由社会和受教育者个人直接和间接支付的全部费用。按不同标准,教育成本有不同分类:①社会平均成本和个别成本;②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③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④货币成本和非货币成本;⑤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⑥生均年教育成本和生均全期教育成本;⑦教育要素成本、教育工资成本、教育边际成本、教育单项成本、教育精神成本等。从成本核算角度,有不同计算公式:教育成本=教育社会成本+教育个人成本;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成本=教育固定成本+教育变动成本。研究教育成本,进行教育成本核算和分析,有助于教育部门提高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高教育和学校管理水平,有助于教育计划和学校计划的编制,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等。
4. 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
【答案】教育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教育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相对反应,以教育需求收入弹性系数表示,即教育需求收入弹性系数=教育需求量的增长率/收入额的增长率。以
弹性系数,Q 代表需求量
,代表需求量的变动量,I 代表收入,
表示需求收入代表收入的变动量,则需
求收入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5. 社会再生产理论
【答案】社会再生产理论是关于一切社会形态社会再生产过程及其规律的理论。法国古典经济学家、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和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过他们的再生产理论。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学派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的社会再生产理论。社会再生产过程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环节。再生产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再生产过程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的重要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学所揭示的教育与经济的关系,教育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投资的来源、形成和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等,都以其社会再生产理论为理论依据。功能论学派的涂尔干、帕森斯、特纳等根据社会再生产理论,认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在于维持、再生并强化现存的社会结构与制度,论述了教育的社会化功能和选择功能。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也持此种理论。
6. 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答案】教育投资经济效益是指教育领域内的劳动耗费同教育所得到的经济报酬,做出数量上的对比。通俗地说,是把社会向教育的投资和依赖这种投资所得的国民收益,加以比较以后,以所得的国民收入去抵偿教育投资后还有余额,这个多余的数量就是教育投资经济效益。
7. 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答案】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是指教育费用在不同主体之间合理分担并实现补偿的机制。其实质是教育费用由谁承担,怎样承担,即各部门及利益相关者分配的比例问题。教育成本分担与教育成本补偿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教育成本分担主要指中央及各地方政府根据各自的财力状况、高校的实际情况对教育费用进行合理分担;而教育成本补偿则是由教育的受益各方根据各自收益多寡及支付能力大小对教育费用进行补偿。但二者所表达含义的内在性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同的,即对教育过程中发生的费用支出,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法给予补偿,以满足教育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教育结构
【答案】教育结构是指教育这个社会现象总系统各种子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组合和结合方式,即教育纵向子系统的级与级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衔接,教育横向子系统的类与类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教育结构具有多方面性和多层次性,主要包括如下结构:教育人力结构,教育投资结构,教育级别结构,教育类别结构,教育形式结构,教育布局结构,教育体制结构等。
二、简答题
9. 影响教育成本上升和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答案】教育成本指培养每名学生所支付的全部费用,即各级各类学校的在校学生在学期间所消耗的直接和间接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总和。用公式表示为:教育成本=教育直接成本+教育间接成本。教育成本处于不断的变动中,其变动受到宏观经济状况的制约,如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等,具体来说,影响教育成本的因素分为两类,即促使成本上升的因素和促使成本下降的因素。教育成本的变动是者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影响教育成本上升的因素
①人员成本的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包括教育人员在内的居民收入水平不断上升,就教育来说,表现为教职员工的工资福利水平不断上升以及学生助学金奖学金的标准不断提高。
②物质成本的上升,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用于教育的各种固定资产,数量在增加,质量
也在不断的提高,为保证教育质量的提高,固定资产需不断更新,从而导致教育物质成本的提高。
③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学校固定资产的增加,不仅使教育直接成本上升,也使教育间接成本上升。
(2)影响教育成本下降的因素
①教育机构规模的扩大,使固定资产得以充分有效的使用,人员也充分的发挥了其潜力,提高了效率,使教育成本得以下降。
②教育管理手段不断的进步,网络化电子化的管理技术的广泛应用,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实现了教育成本的下降。
10.与相同年龄的男性相比,女性的平均工资会较低。请用人力资本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1)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②在经济増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③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主要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问题。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④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2)人力资本的差异导致了女性平均工资低于男性
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劳动者表现出的知识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