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第三军医大学应用心理学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实验中,支持情绪先天获得的经典实验是( )。

A. 华生小艾尔伯特恐惧实验

B. 哈罗德恒河猴依恋实验

C. 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实验

D. 阿诺德的认知激活实验

【答案】B

【解析】哈罗德采用恒河猴作为被试进行的依恋研究证明情绪先天获得的观点,证明接触安慰对幼猴与母猴间依恋关系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 衡量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是( )。

A. 视敏度

B. 视速度

C. 临界闪烁频率

D. 最大闪烁频率

【答案】C

【解析】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人眼看到的不再是闪光,而是一种固定或连续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是人眼对光刺激时间分辨能力的指标。

3. 要获得任一种色调的混合色光,需要单色仪的台数至少是( )。

A.2台

B.3台

C.4台

D.5台

【答案】B

【解析】色光的混合遵循加色法,任意色调的混合色光都可以用不同比例的三原色(红、黄、蓝)的混合获得。因此需要的单色仪为三台。

4.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

A.16~2000赫兹

B.16~20000赫兹

C.0~2000赫兹

D.160~20000赫兹

【答案】B

5. 1885年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进行实验研究的学者是( )。

A. 詹姆斯

B. 费希纳

C. 斯蒂文斯

D. 艾宾浩斯

【答案】D

6. 在唐德斯(F.C.Donders )的减法反应时实验中,A 、B 、C 三种反应时分别代表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它们的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简单反应时(RT A )仅包括基线反应时间。辨别反应时(RTc )包括基线反应时和分辨刺激的时间。选择反应时(RT B )包括基线反应时、分辨刺激的时间和选择反应的时间。因此,选择反应时(RT B )选择反应时(RT C )简单反应时(RT A )。

7. 内隐联想测验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是( )。

A 反应类型

B. 反应时

C. 正确率

D 信心评价

【答案】B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一种计算机化的分类任务来测量两类词(概念词与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紧密程度,继而对个体的内隐态度等内隐社会认知进行测量的。

8.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小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晚期选择理论

C. 资源有限理论

D. 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多伊奇提出的晚期选择理论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急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

二、简答题

9. 记录眼动的方法有哪几种?

【答案】人类眼球的运动,简称眼动,通过眼动可使物像在视网膜上处于最佳位置。记录眼动的方法有:

(1)电流记录法(EOG )

眼球运动可以产生生物电现象。电位的变化由置于皮肤相应位置的电极导入放大器,并通过示波器或记录器显示出来。眼动与电位变化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通过分析记录结果,可以了解读者的眼动情况。

(2)光学记录法

①角膜反光法

在眼球运动过中,角膜对来自固定光源的光的反射角度也是变化的,通过记录角膜反光来分析读者的眼动。

②虹膜——巩膜反射法

巩膜比虹膜能够反射更多的外界入射光,被反射的光线通过红外探测器来监测,探测器可以检测到读者垂直方向的眼动和水平方向眼动。

③普金野图像法

普金野图像是由眼睛的若干光学界而反射所形成的图像。通过分析这些图像运动的距离可以精确地测量眼球的运动。

10.元记忆是如何对客体记忆进行检测与控制的?

【答案】按照记忆加工和控制的层面可以将记忆分为元记忆和客体记忆。客体记忆通常就是人们所说的对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等加工过程。而元记忆则反映人类记忆的独特特征,即对自己的记忆活动所进行的了解和控制,是个体所具有的与自己的记忆活动有关的信念及监控系统,是人对自己记忆系统的认知。在客体记忆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识记、保持以及提取等阶段,在记忆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元记忆的监测与控制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识记阶段

①在学习之前,元记忆的监测作用表现为对将要识记项目的难易度的预见性判断,元记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