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构建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

关键词:构建主义,教学评价,全面发展

  摘要

  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十分重视母语教育,把它看作是整个国民 教育的基础,也把一个人的语文素质看作是文化科学素质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 分。语文教育担负着传承、弘扬、发展祖国文化、民族精神的任务,对于培养一 个人高尚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但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 教育受应试教育的指挥,在评价机制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目标单一,过分强调评 价的选拔功能,强调横向比较,测试频繁,评价手段简单等,脱离实际,致使学 生不喜欢学语文,不会学语文。2001年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实施后,人们在实践过 程中逐步认识到,语文教学的评价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语文课改效果的瓶颈,旧机 制与新理念的摩擦迫使人们思索必须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   建构主义理论是近年来在西方比较流行的一种学习理论,它为教育提供了一 个新的视角,不仅形成了全新的学习理论,也正在形成全新的教学评价理论。它 主张多元的、多样的、自主化、动态的评价模式,评价的目标比较自由,强调以 知识建构过程为核心,强调对学生自我成分和元认知发展的评价。受建构主义理 论影响,国外的母语教学评价正呈现出多元化、多样化、自主化三大特点。具体 表现为评价主体和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方法的多样化,诊断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校内校外评价相结合。这些也给我们构建科学 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在新的课 程改革过程中,创建新的教学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培育, 人文精神的培植,无一不与语文教育紧密关联。语文教学应该彻底改变那种教师 独掌评价大权,评价方式单一,评价内容烦琐机械的状况,真正让评价成为改进 教师教、学生学,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重新建构的语文教学评价机制有四 种模式: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学生的 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家长评价相结合。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 应该全面认识教学评价功能,理顺教学与评价的关系,通过评价调整教、学行为。 还要调整评价的出发点,以学生个体为主要评价参照标准,从学生的经验、实际 出发,为学生的进步做评价,引导学生发现自己通过努力,取得了多大进步。对 学生语文成绩的评定,应该形式多样,在评价过程中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 观的评价,通过及时、多次、灵活的评价,了解学生的情意状态,诊断学生情意 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及时调整教学方案,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 指导。   语文教学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评价形式到评价标准的确定,都应该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据,面向真实问题解决、 知识或技能应用和迁移,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