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十余年来,我国教育界从对“应试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进入到对 “素质教育”模式及课堂教学设计的探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几年初中生物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许多生物教育理论的研究者都认为对生物问题情境的研究有 助于学生生物学习兴趣的提高。我们认为有必要在一定理论的支持下,通过教学 实验,进一步深入研究生物问题情境,使其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模式逐 步得以在实践中应用。 在我国,生物问题情境的教学理论研究是近十来年的事,实践上仍处于探索 阶段。建构主义对教学提出了各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案,但“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 是一条核心思路,引导学生借助于情境中的各种资料去发现问题,形成问题,解 决问题,藉此让学生将生物或其它学科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的问题中。问题情 境的创设就是把从情境中探索和提出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红 线”组织教学,在解决问题和应用的过程中又会引发出新的情境,从而又产生出 深一层次的问题,不断深化问题情境。目前有关生物问题情境的研究存在的问题 有:缺乏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为依托,理论研究的深度不够,与教学实践多有 脱节等。 本文在教学实践上的主要工作是对七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 生物的看法、生物学习的兴趣、如何看待生物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以及对生物教师 的期望与建议,在建构主义和问题情境的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结合教学内容 实施生物问题情境教学实验,设置问题、创设情境进行施教,最后随机抽样访谈 了部分学生,并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了统计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物问题情境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我们的结论是:建构主义理论 与生物问题情境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在教学实验运用上述理论可以比较有效的 提高学生生物学习的兴趣、学习成绩和问题意识;架构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 实验具有程序化,可操作性较强。就目前的研究,还应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包括: 生物问题情境的理论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进一步显化建构主义的指导性作用; 实践方面,由于教学实验仅限于在两个班级进行对照,未大面积展开,实践经验 尚不成熟,有待于改进方式方法,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个 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尤其需要有关具体操作的生物教师 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并具有丰富的实践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