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8岁,3-2-0-1,5年前人流放环,以后出现痛经,日益加重,曾药物治疗,病情缓解,停药后痛经又复出现。前天月经来潮,昨天突然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体温39℃,全腹压痛;子宫后位,大小不清,后方可及豆大结节,右侧触及直径8cm大小块物,活动受限;白细胞15×10/L,中性0.92。下列诊断最为可能的是() A.慢性盆腔炎急性发作。 B.子宫肌瘤红色变性。 C.卵巢囊肿扭转。 D.卵巢囊肿破裂。 E.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
女,34岁,曾生育1子,并流产3次,体健,近2年来痛经并有日渐加重趋势。妇科检查:左侧附件可及6cm×7cm的囊性肿块,张力高,推之不动,有粘连感,追问病史,1年前肿块直径仅4cm。考虑此肿块最可能为() A.卵巢恶性肿瘤。 B.慢性盆腔炎。 C.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D.结核性盆腔炎。 E.卵巢良性肿瘤。
年龄45岁以下,无生育要求的重症子宫腺肌病患者的治疗,下列治疗最适合的是() A.高效孕激素疗法。 B.全子宫切除,保留双侧卵巢。 C.吲哚美辛对症治疗。 D.达那唑持续服用。 E.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盆腔内可扪及固定的囊性块物,周围粘连多。下列疾病中可能性大的是() A.卵巢恶性肿瘤。 B.附件结核。 C.子宫内膜异位症。 D.重度慢性盆腔炎。 E.侵蚀性葡萄胎。
关于子宫腺肌病的发生,正确的是() A.子宫内膜基底层向肌层内生长或内陷。 B.多发生于20~30岁初产妇。 C.少数患者同时合并子宫肌瘤。 D.绝大多数患者合并盆腔以外的子宫内膜异位症。 E.子宫内的异位病灶多为局限性。
预防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注意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