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738文化传播与媒介实务之新闻采访教程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概念题
1. 机遇观察
【答案】机遇观察是指记者事先没有确定的观察对象、没有预定的观察目标,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记者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或是采访过程中对偶然引起自己注意的事物或是遇到的新鲜事物进行的一种观察。这种随机性的观察虽然有其目标不确定的缺点,但它往往能抓住有价值的细节或线索,获得的材料有时是十分新鲜而生动的,因此不能忽视这种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观察。
2. 新闻价值
【答案】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新闻价值的要素有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真实性、人情味、趣味性等。不同的社会形态,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新闻价值观和价值尺度。西方新闻学把读者兴趣作为新闻价值的试金石。无产阶级新闻学则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获知新闻的需求,注重社会效果作为新闻价值的基本含义。新闻价值理论产生于西方19世纪30年代的大众化报纸时期,它是在新闻社会化、商品化的客观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中国最早研究新闻价值的是徐宝磺。
3. 新动向
【答案】新动向是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新方向或新趋向。事物在发展过程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有的矛盾解决了,有的矛盾一时没有解决,甚至发展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动向。新闻媒体有责任把那些事关大局的新动向揭示出来,提醒人们注意,「的在于促进矛盾的解决。抓新动向,有赖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善于透过个别看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在一般人尚未察觉或没有完全察觉到的时候,就紧紧抓住它。
4. 闭合式提问
【答案】闭合式提问即向采访对象提出封闭性问题。闭合式提问的答案有唯一性,范围较小,有限制等特点,提问时,给对方一个框架,让对方在可选的几个答案中进行选择。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回答者按照指定的思路去回答问题,而不至于跑题。因此,有人也称之为限制性提问。封闭性问题是与开放性问题相对的两种问题形式。所谓开放性问题,其限定面较宽,给对象作答以一定的伸缩余地和灵活性。封闭性问题一般较尖锐、紧凑,适用于深挖某些问题,获取具体材料,以及纠正某些事实和看法,但如果使用不当,会影响访问气氛。开放性问题一般较缓和、自然,适用于创造和谐的气氛和获取概括性的材料,但容易使谈话松散、空泛。提问时,只有把这两类间题妥善地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5. “无冕之王”
【答案】“无冕之王”一词出现于19世纪英国《泰晤士报》三大主笔时期。当时,被称为“大力神”的《泰晤士报》成为英国舆论的领袖。主笔辞职后,常被内阁吸收为阁员,地位很高,人们称他们为“无冕之王”。后来,西方新闻界也自诩记者为“无冕之王”,意思是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其实,在资本主义社会,资产阶级新闻媒体大多属于垄断资本所有,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是为垄断资本的利益服务的,记者很难或者根本不能摆脱这种格局。所以说记者享有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有些西方记者自己也不承认他们是“无冕之土”。
6. 直面采访
【答案】直面采访是指记者直接面对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又称面对面采访。其特点是,记者通过口头提问,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了解客观情况,搜集新闻素材。在采访方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这是最早出现的一种采访方式,也是现在用得最多的一种采访方式。记者运用这种采访方式,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①直接面对个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即个别访问; ②直接面对群体采访对象进行采访,如召集三五个人开座谈会、调查会等。这两种类型,又以个别访问进行得最多最为频繁。
7. 新人物
【答案】新人物是一个内容较广的概念,凡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格、新创造、新事迹的人物,都可以称作新人物。先进人物和新人物不是同一个概念,但先进人物一般都具有新思想、新道德、新风格、新创造、新事迹等几种特征,所以理应属于新人物之列。不仅属于新人物之列,而且可以这么说,先进人物是新人物的突出代表。
8. 蹲点
【答案】蹲点是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样式,是指记者较长时间在某个部门或某一单位进行专题采访。在这种调查采访中,记者需要带着当前实际工作中某个具有普遍性或方向性的问题,选准一个有典型意义的“点”,真正“蹲”下来,认真“钻进去”,花上比较长一点的时间,扎扎实实地做调查研究,解剖“麻雀”。
二、简答题
9. 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中应把握哪些环节?
【答案】信息时代发展到今天,一般的提要新闻传播的信息已经很不够了,又多又快又准又好地传播信息应成为新闻工作的追求。本着这‘目标,记者在开发和传播新闻信息中的具体运作,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广辟新闻信息源记者要广辟新闻信息源,仍要坚持我们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广交朋友,建立自己的信息网络。除此之外,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我
们还要充分利用因特网,记者不仅可以从网上读新闻,还可以利用因特网采新闻。
(2)增大新闻信息量
现在有些新闻,名日新闻,实际没有提供多少信息,受众收效甚微。空泛的议论代替具体事实的叙述,陈旧的事实代替新鲜的事实,是信息量少的原因。然而关注这一点的人还不是很多。一提增大新闻信息量,不少人往往想到扩版。诚然,扩版是新闻媒体增大信息量的一个途径,但不是唯一的途径。增大新闻信息量,要从增大单位信息量即每篇新闻的信息容量入手。
(3)传播正确的信息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对纷至沓来的信息要加以鉴别。①传播的信息要正确,用正确的信息去引导市场,引导受众。信息错误,就可能误导,不仅仅给经济上造成损失,而且会在政治上带来严重后果。②不能把“谣言”当作信息。
(4)提供含金量高的信息
在选择信息时,要用新闻眼睛去辨别,新闻头脑去思考,给受众提供那些新闻价值高的信息,即含金量高的信息。这种信息应该是新鲜的、重要的、和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为广大群众欲知应知未知的。这是信息的质量问题。既要解决数量问题,又要解决质量问题,把数量和质量统一起来考虑。
(5)让信息增殖
有些东西只出卖原料,值不了多少钱,如果加工成产品,就成倍增殖了。信息也有这种情形。有的重要信息在有的消息中一笔带过,不引人注意,如果被具有慧眼的人发现,把它抽出来,进行深入采访,作深层次的报道,信息就增殖了。
(6)快速传递信息
特别重要的信息,传递要分秒必争。快速传递信息,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利用现代通信设备。如果遇到困难,就要千方百计排除障碍,使信道畅通。
(7)重视信息反馈
重视信息反馈,即重视传播效果,这是当今从事新闻宣传的人都甚为看重的。在重视反馈式报道的同时,还要重视研究反馈式报道的多样性。
(8)加强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有时候一个孤零零的信息往往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如果把类似的多个信息联系起来思索,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看出事物变动的趋势,从而成为新闻报道或评论的有价值的材料。因此,要注意对信息的综合利用。
10.在采访中怎样抓准问题?
【答案】采访是一门关于提问的艺术,通过提问问题挖掘新闻事实并加以报道。由此,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有助于在采访中抓准问题。提间的技巧主要表现在:
(1)看对象
提间要看对象,“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采访外宾提问,当然不同于采访自己的同胞提问。应由老年人回答的问题,向年轻人提出就不合适。向省委书记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