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实验心理学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史蒂文斯的幂定律中,幂函数的指数决定按其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 )。

A.S 形曲线

B. 反S 形曲线

C. 正加速曲线

D. 负加速曲线

【答案】C

【解析】史蒂文斯根据多年的研究结果,提出了刺激强度和感觉量之间关系的幂定律:

其中S 是感觉量,b 是由量表单位决定的常数,a 是感觉通道和刺激强度决定的幂指

数。幂函数胡指数决定着按此公式所画曲线的形状。当指数为1时,便是一条直线; 当指数值大于1时,曲线是正加速曲线,而指数值小于1时,曲线是负加速曲线。

2. 刺激数目与选择反应时之间的关系是( )。

A. 线性关系

B. 指数关系

C. 对数关系

D. 二次函数关系

【答案】C

【解析】费希纳定律认为感觉的大小(或感觉量)是刺激强度(或刺激量)的对数函数。也称为对数定律P=Klgl。

3. 在双耳分听实验中,向被试的双耳同时随机呈现数量相同的靶子词,让被试同时注意双耳,当从左耳或右耳听到靶子词时,要分别做出反应,结果发现,两耳对靶子词的反应率超过50%,且差异小明显,这一实验结果支持的注意理论是( )。

A. 衰减理论

B. 晚期选择理论

C. 资源有限理论

D. 早期选择理论

【答案】B

【解析】多伊奇提出的晚期选择理论认为多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

全部的知觉加工。信急加工瓶颈位于知觉和工作记忆之间,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其选择标准是只对重要的刺激反应,而对不重要的刺激则不反应。

4. 被试间设计采用的同质化分组技术,除了匹配技术之外,还有( )。

A 联想技术

B. 随机化技术

C. 抵消技术

D. 平衡技术

【答案】B

【解析】在被试间设计中,实验者必须尽量减少两个或多个组别中的被试差异,以保证两组被试在实验开始时各方面都相等。被试间设计采用两类分组技术来解决等组问题:匹配和随机化。抵消平衡法旨在采用某些综合平衡的方法使额外变量的效果互相抵消,达到控制额外变量的目的,常见的抵消平衡法有ABBA 法和拉丁方设计法。实验设计中没有联想技术。

5. 记忆表象有可操作性的经典实验是( )。

A. 心理旋转实验

B. 人工概念实验

C.etroop 实验

D. 点探测实验

【答案】A

,将所知觉对象予以旋转,从而获得正确【解析】心理旋转指单凭心理运作(不靠实际操作)

知觉经验的心理历程。库柏和谢帕德用减数法反应时做的心理旋转实验研究证明了表象具有可操作性。

6. 斯腾伯格(S.Sternberg )揭示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时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 加法反应时法

B. 减法反应时法

C. 简单反应时法

D. 选择反应时法

【答案】A

【解析】加法反应时法由斯腾伯格在减法反应时法的基础上提出的,指完成一个作业所需的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阶段分别需要的时间总和。加法反应时法的基本逻辑思想是:如果两个因素中一个因素的效应可以改变另一个因素的效应,那么这两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信息加工阶段; 如果这两个因素的效应是分别独立的,即可以相加,那么这两个因素各自作用于不同的加工阶段。斯腾伯格采用加法反应时法来探讨短时记忆信息提取方式,结果发现个体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方式是自始至终的系列扫描方式。

7. 如在一个实验中,对红光信号灯按A 键,对绿光信号灯按B 键,对蓝光信号灯按C 键,对白光信号灯按D 键,共四个刺激和四个对应的反应,那么记录到的反应时是( )。

A. 简单反应时

B. 选择反应时

C. 辨别反应时

D. 复杂反应时

【答案】B

【解析】多个刺激对应多个反应的反应时属于选择反应时,简单反应时是单个刺激对应单个反应的反应时。辨别反应时是对多个刺激中的一个进行反应的反应时。

8. 实验心理学中,挑选被试时最应注意( )。

A. 被试数量最好达到30个

B. 被试要具有代表性

C. 随机选取被试

D. 最好选择有经验的被试

【答案】B

【解析】实验心理学中,常常以一些样本来推导总体,因此,要注意取样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达到一定的数量及随机选取被试都是为了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9. 人耳所能接受的振动频率范围为( )。

A.16~2000赫兹

B.16~20000赫兹

C.0~2000赫兹

D.160~20000赫兹

【答案】B

10.内隐学习最早的研究范式是( )。

A. 人工语法范式

B. 序列学习范式

C. 复杂系统范式

D. 样例学习范式

【答案】A

【解析】国际上第一篇以“内隐学习”为题目的论文,是美国心理学家雷伯于1967年发表的文章,《人工语法的内隐学习》。其中,他向被试呈现根据不同规则(人工语法)产生的字母串,并分别以外显和内隐指导语引导被试对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