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知识的保持和遗忘? 知识遗忘的进程怎样?
【答案】(1)知识的保持与遗忘
①知识的保持
保持是指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即信息的存储过程。保持是识记和再现的中间环节,在记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没有保持也就没有记忆。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数量方面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保持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下; 在内容方面,由于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的不同,加工和组织经验的方式不同,人们保持的经验可能有,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简略、更概括,一些不太重要的信息趋于消失,而主要内容及其显著特征被保持; 保持的内容比原来识记的内容更详细、更具体、更完整、更合理和有意义。
②知识的遗忘
遗忘是指记忆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再认和回忆时发生错误。能再认不能回忆称为不完全遗忘,不能再认也不能回忆称为完全遗忘; 一时不能再认或重现称为暂时性遗忘,永久不能再认或回忆称为永久性遗忘。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知识遗忘的进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 )对遗忘发展的进程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他自己既当主试又当被试,独自进行实验,持续数年之久。为了对结果进行数量分析并排除过去经验的干扰,他采用了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材料。采取重学法(又称节省法)来检验记忆的效果,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表明,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最初进展得很快,以后逐渐缓慢; 过了相当的时间后,几乎不再遗忘。遗忘的发展是小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2. 如何利用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的相互制约关系来培养新的学习需要?
【答案】学习动机作为引起学习活动的动力机制,是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和完成的重要条件,学习学习动机不仅可以影响学习效果,而学习效果也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①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是因为它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到学习效果。
②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学习动机:如果学习效果好,主体在学习中所付出的努力与所取得的收获成正比例,主体的学习动机就会得到强化,从而巩固了新的学习需要,使主体以更高的学习积极
性去从事今后的学习活动,使学习更有成效。反之,则削弱学习需要,降低学习积极性,导致更差的学习效果,最终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即个体获得了一种非适应性的学习动机模式。
③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a. 教师要善十利用评分机会,使每个学生在每一次学习中都获得主观上的成功感。学习效果虽然是客观的,对它的评定要遵循一定的客观标准,但是,学生对它的感觉却有主观性。因此,教师应掌握评分的艺术,使学生保持学习上的成功感。为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成败感与他们的自我标准有关,教师应注意这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课题难度要适当,经过努力要可以完成。否则,总不能正确完成,就会丧失信心,产生失败感; 课题应由易到难呈现,以使学生不断获得成功感; 在某一课题失败时,可先完成有关基础课题,使学生下次在原来失败的课题上获得成功感。
b. 加强对学习的指导,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体验到真正的成功感。成功体验的获得,最终必须依赖于学习上的真正成功,即有效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大多数成绩不良的实质问题,是在知识技能的掌握或应用上存在障碍。由于新旧学习内容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先前学习中的问题必然会影响到今后的学习。因此,找出学习上的关键问题,填补知识技能掌握方面的空缺,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使恶性循环变成良险循环的关键,也是获得真正成功感的先决条件。
3. 知识掌握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掌握有哪些类型?
【答案】(1)知识掌握的实质
知识的掌握,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①知识的掌握发生在知识的传递系统中。知识传递系统是由教师、学生及传递知识的教学媒体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分别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接受者,而知识及其媒体则是传授与接受的对象和手段。知识传递过程的成效,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借助于一定媒体的协同作用。
②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一种接受学习。但是,由于知识是活动对象的主观映象,它本身不是物,因此其传递不能以现成的形式,不变质不变形地直接进行。任何信息的获得必须经过主体对外来输入信息进行不同层次的生理与心理的转化才能实现。
③知识的掌握是通过新知识的获得及新旧知识的整合,从而在头脑中建立起相应的认知结构而实现的。只讲新知识的获得而不重视新旧知识的整合,学生获得的知识必定是零散的、不系统的; 只讲新旧知识的整合,而不重视新知识的获得,则整合必定是空洞的、无根基的。
(2)知识掌握的类型
①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度,奥苏伯尔将知识学习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符号学习指学习单个符号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学习符号本身代表什么。符号学习的主要内容是词汇学习,即学习单个语言符号的意义; 概念学习指掌握概念的一般意义,实质上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 命题学习指学习山若干概念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实
质上是学习表示若干概念之间的关系的判断。命题山句子来代表,组成句子的词实际上都代表相关联的概念。
②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又称类属学习,即通过类属过程获得意义的学习。类属过程是一种把新的观念归属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某一部位,并使之相互联系的过程。下位学习可相应分为两种:派生类属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上位学习也称为总括学习,即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当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某些概括程度较低的观念,在这些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包容程度更高的概念或命题时,便产生上位学习; 井列结合学习是在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原有观念既非类属关系又非总括关系时产生的一般而言,并列结合学习比较困难,必须在直观的基础上,认真比较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才能掌握。
4. 请结合实例说明如何培训某种操作技能。
【答案】操作技能是通过操作定向、模仿、整合与熟练这四个阶段的学习而形成的,有效的教学培训措施可以加速操作技能形成的过程,并促进其保持和迁移。具体培训过程以游泳技能的培训为例。
(1)准确得示范与讲解
在教游泳技能之前,首先训练者给学习者讲解动作要领,提高学生对动作的认识水平,讲解时,要注意言语的简介、概括与形象化。讲解完的同时可以做示范,这样二者的结合有助于学习者形成正确的、稳定的定向映像的形成。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操作技能的形成,过度学习是必要的。同时,练习的方式也直接影响操作技能的学习。因为游泳是一种连贯性的动作,操作任务比较复杂,适合采用集中练习和整体练习。因为操作技能的学习既是一个心理的过程,也是一个身体的过程,当身体与心理同时参与学习时,学习效果更好。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反馈一般来自两个方面,内部反馈和外部反馈。反馈在操作技能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非常关键的。培训者给予学习者的反馈内容要精确,反馈的频率要适当,而反馈的方式要视具体情形。游泳教练在教学生游泳时,首先应该学习者进行充分练习之后,再给予详细的外部反馈信息。而且不要每次都给予反馈,最好几次练习之后再给予某种结核性的、简要的反馈信息。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如紧张、放松等。学习者可以应用多种动觉训练方法,如游泳时,借助救生圈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形成动觉。同时,也可以结合其他感知觉的训练进行,因为游泳是在水中进行的一项活动,可以结合训练平衡感和水感来进行训练。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