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目录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一) ... 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二) . 1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三) . 2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四) . 32 2018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313历史学专业基础之中国现代史考研核心题库(五) . 40
一、名词解释
1. 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
【答案】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是指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政府在全国人民和平与民主呼声的压力下,根据《双十协定》,召集国民党、共产党以及各民族党派为抗战后的和平建国大业在重庆举行会议。参加会议人员在政治上实际代表中国社会中左、中、右三派,会议是三种政治力量、三种国家政权主张关于中国前途的一场较量,会议中讨论的焦点是军队问题和政权问题。会议通过了关于和平建国纲领、政府组织问题、国民大会问题、军事问题宪法草案问题等5项协议。这些协议实际上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独裁制度和内战政策,贯彻了和平民主的根本原则,在当时是符合全国人民要求和平民主的愿望的。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使得老百姓加深了对中共和平建国的政治主张的认识,为共产党争取了更多的支持力量,同时这次会议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十分突出的采取合法形式与当局进行斗争的范例,通过这次会议,共产党争取了中间势力,扩大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否定了国民党的一党专制。
2. 联省自治
【答案】联省自治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一种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是章太炎和胡适。他们认为,中国的乱源是中央政府权力太大,导致地方争夺,军阀混战,主张扩大地方和民众权力,实行“省民自决主义”,建立“联省自治共和国”。这种思潮被一些地方军阀拿来作为巩固地盘和对抗中央政权的理论基础,并发起联省自治运动。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联省自治运动随之结束。
3. 工农武装割据
【答案】工农武装割据是毛泽东关于土地革命战争的重要理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4.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答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中共中央宣传部召开的座谈会上的发言。《讲话》针对五四文学革命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况,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并反过来影响政治的观点和革命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根本方向,阐述了文艺的普及与提高、文艺的源泉、文艺的批评标准以,及文艺界的统一战线等问题,系统地回答了当时文艺运动中许多有争论的问题。《讲话》对延安文艺界的整风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并对以后的革命文艺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勘乱总动员
【答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为了挽救其统治危机,在1947年7月4日举行的第六次“国务会议”上,通过了蒋介石交议的所谓“厉行全国总动员,以勘平共匪叛乱,扫除民主障碍,如期实施宪政,贯彻和平建国方针案”,并颁布了“总动员令”。7日,蒋介石发表了“勘乱建国”演说。18日,国民党政府公布了《动员勘乱完成宪政实施纲要》,此后又颁布了一系列反动法令,并在各地召开“数乱建国动员大会”,这就是国民党的“戮乱总动员”。国民党各省市参议会和人民团体纷纷通电表示拥护敏乱,并在各地召开勘乱建国动员大会。裁乱总动员的目的除了要动员国民党进行顽固斗争外,更重要的是要疯狂搜刮国统区的人力物力,残暴镇压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并要实行“总体战”。但种种措施并未挽救国民党的统治,总动员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6. 中共九大
【答案】中共九大是指1969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北京举行的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林彪代表中央作政治报告。中共九大的核心内容是阐述“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大会通过的党章取消了党员的权利,把林彪作为“毛泽东同志的亲密战友和接班人”写入总纲。中共九大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加强了林彪、江青等人在党中央的地位。
7. 直皖战争
【答案】直皖战争是1920年直系、皖系军阀为争夺北京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皖系段祺瑞任国务总理,以参战为名,向日本大举借款,用以购置军火、编练军队,企图以武力“统一”中国。导致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和奉系军阀张作霖联合倒段。1920年7月10日,段祺瑞下达总攻击令,发动对直系军阀的战争。12日,张作霖派兵入关反段。14日~18日,直奉联军与皖军激战于京畿一带。皖系失败,段祺瑞下台,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北京政府。
8. 《论十大关系》
【答案】《论十大关系》是指在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以苏联经验为借鉴,在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发表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从经济、政治与外交三方面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应当处理好的十大矛盾,经济方面是重点,有五个关系问题,即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在政治方面讲了四个关系问题,即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党和非党的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在外交方面讲了一个关系问题,即中国和外国的关系。《论十大关系》的基本思想,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为新时期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
9. 商团叛乱
【答案】商团叛乱是指1924年商团头目陈廉伯反对孙中山的武装叛乱。1924年8月,广州革命政府扣留了商团私运的武器,并揭露商团头目陈廉伯的阴谋。陈廉伯以“扣械”事件为反对孙中山革命政府的借口,大造反孙反共舆论,并向大元帅府请愿,并进行罢市等作乱行动。孙中山采取了严厉措施,但仍交还武器给商团。10月,商团得到武器后,发动叛乱,占领广州。革命政府军队迅速平顶了叛乱。
10.制宪救国
【答案】制宪救国是20世纪20年代初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政治主张。要求制定一部民主宪法,达到救国治国的目的。1922年11月,《东方杂志》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掀起了制宪高潮。1922年8月国民会议公布了一个宪法草案,但实际上不过是一纸空文。
二、论述题
11.试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我国财经战线取得的成就以及取得成就的原因。
【答案】(1)成就
①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建国初期,为了稳定局势,中国共产党没收官僚资本,废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海关,统制了对外贸易,实行外汇管理。没收的官僚资本,收购、征购、征用以及没收的外资企业,都变成了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这样,加上原来解放区的公有经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控制了全国的经济命脉。
②平抑物价,稳定经济秩序。1950年,人民政府运用行政手段,首先取缔金银、外币投机,发布禁止金银、外币自由流通的命令。随后调集粮食、面纱等物资,在投机猖獗的城市进行抛售,从经济上制止物价疯涨,打击投机资本。同年,发行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平衡国家财政收支。
③统一财经。1950年,政务院通过《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规定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统一全国物资调度,统一全国现金管理,很快平衡了国家财政,稳定了物价。
④明确争取国家财经状况根本好转的三个基本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在此基础上,国家积极进行土地改革,调整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关系,并为节约经费而精简国家机构工作人员。通过以上措施,到1953年,新中国经济水平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并有进一步发展。
(2)原因
①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能正确分析当前的社会状况,并及时进行调整与补救;
②新政权的成立和初步巩固,能够通过行政手段有效干预经济建设。通过将没收的官僚资本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