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国政法大学光明新闻传播学院881新闻传播学综合二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评论的三大要素是什么?

【答案】新闻评论的三大要素包括:

(1)论点

论点,是指作者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者问题的主张、看法和所持的态度。它明确地表示作者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歌颂什么,批判什么。

论点是经过提炼和浓缩的观念、思想,是作者站在正确立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对客观实际做周密的调查和认真的分析研究之后,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看法、主张和观点,它集中地反映着作者对某个事物或某个问题的基本见解。

(2)论据

论据是指论点赖以形成的根据和用来证实、说明论点的证据。论据由作者从客观事实中直接或间接提炼出来,是论点提出的依据。

论据可以分为两类:事实性论据与理论性论据。前者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描述或概括,包括现实生活中典型的人证、物证、以及典型事例、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等; 理论性论据是用来源于实践,并且业己被实践证明和检验过的正确的理论作为根据、证据。包括科学理论; 国家法律、法令,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以及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讲话; 历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和知名人士的的权威性的言论; 公认的道德规范,人人皆知的生活常识,以及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公理、定义、法则; 古今中外各种著作中带哲理性的格言、谚语、歇后语以及诗文中的佳句、炼语等。

(3)论证

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相统一,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是评论写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任务是使论据能够突出地说明论点,帮助读者理解论点的意义,相信论点的正确。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2. 什么是论证?

【答案】论证,从形式逻辑角度讲,就是运用和组织论据去说明和证实论点的过程和方法。从写作角度讲,论证过程就是把材料和观点相统一,组成一个完整的说理体系的过程。

论证是评论写作的主要环节之一。其任务是使论据能够突出地说明论点,帮助读者理解论点的意义,相信论点的正确。严密的论证是使新闻评论具有战斗力和说服力的保证。

3. 新闻评论中的夹叙夹议与理论文章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否一回事?

【答案】(i )新闻评论中的夹叙夹议类似于理论文章中的理论联系实际,夹叙夹议是运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明事理,说理时有虚有实,虚实相间,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明道理。

(a )新闻评论是一种摆事实、讲道理的文体,不同于理论文章和学术论文,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是它的基本技法。由于题材不同,写作的庄重程度不同,不一定每篇新闻评论都要有这样的写法,但在评论写作中尽可能夹叙夹议,是把抽象的东西和具体的东西相结合的好方法,是增强评论说服力和生动性的重要一环。

4. 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有哪些?

【答案】新闻评论的具体作用有:

(1)紧密联系当前工作实践和思想实际,准确及时地阐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认识,使其变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统一行动。

新闻评论在宣传党的现行方针政策时,不是简单地照搬文件,应密切联系当前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紧扣干部群众的思想情绪,有的放矢地阐明政策精神,帮助大家解疑解惑,提高认识,了解制定政策的依据,懂得贯彻政策的意义,从而把执行政策作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2)触及现实,激浊扬清,兴利除弊,为提高全民思想文化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新闻评论应该立足于对现实问题的理性思考,着眼于对人们思想行为的正确引导,把弘扬新风、树立正气、兴利除弊、激浊扬清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把坚持用正确的舆论“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5. 广播谈话类节目的发展前景如何?

【答案】(1)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随着广大听众对广播传播的需求越来越高,广播评论得到不断开拓创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为代表,各省、市电台都陆续推出一批新闻评论性专栏,又称热点、焦点节目。这些节目,努力探索广播媒体的最佳表现形式,在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方面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

(2)以“新闻纵横”为例,自创办之日起,把旗帜鲜明、文风泼辣作为追求目标,题材不分门类,对象不分尊卑,一律用党的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人民群众公认的是非标准来衡量。开办以来,由于专栏视真实、公正为第一生命,基本上做到对是非褒贬分明,对报道准确无误。而且,专栏在强化广播特点、发扬广播特色上也不断开拓创新,主要措施是突出音响、突出实效、突出深度、突出结构变化等四大优势,特别对广播潜能进行最大限度的开发。正因如此,许多听众把“新闻纵横”视为知己,每月都有上万封报告线索、反映问题或表扬有关部门、人物的来信寄到编辑部。其他如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市民与社会”等也是有口皆碑。

6. 社论写作中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社论写作有三点基本要求:

(1)选择恰当的论题,提炼在政治上明确和尖锐的主题思想,这是写好社论的第一步。 ①在选择论题时,首要原则为,应特别注意从实际出发,针对现实生活中的迫切问题和主要矛盾发言,提出关键性的问题,加以分析阐述。另一条原则为,从更多的读者关心的问题出发,选择主题鲜明的题目,即能够超越社论借以立足的一些具体业务工作的范围,从中提出一些能吸引读者,为更多读者所接受,在生活中会产生影响的选题。

②为使社论的选题体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迫切性、关键性和广大读者所关心的问题,就十分需要撰写者善于体会党的力一针政策中的新的精神。同时要经常调查、分析社会现状,精心体察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认真研究现实中涌现的新事物、新问题,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从中找出恰当的选题,这是加强社论指导性的首要环节。

(2)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论证,把道理说得既深刻又透彻,让读者心悦诚服。

①社论应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具体事物和具体问题作具体生动的阐明,让受众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问题应该这样去认识,工作应该照着这样的方向去做。要做到以理服人,又必须平等待人。如果不是平等待人,而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会使人产生逆反心理,对社论敬而远之。平等待人不仅是态度问题,实际上也是立场问题。如果读者感到你同他们是真正平等、对他们理解、为他们着想,会缩短同你的心理距离,增加认同感,愿意倾听并考虑你的意见。

②社论对舆论的引导作用,并非靠简单的“应该如此’夕、“必须如何”之类的武断词语就能奏效,必须经过具体分析和严密论证的过程,即充分说理的过程,和读者共同经历认识事理的过程,使结论“建立在由准确的无可争辩的事实构成的根据上边,这种根据是靠得住的”。为了把道理说得深刻、透彻,在分析论证时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a. 要善于进行抽象、概括,着力抓住问题的症结和关键所在。

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掌握、分析各有关方面的情况,认真钻进去,搞清楚大小问题相互之间的联系,分清主次,然后再跳出来,抓住卞要矛盾和问题的核心,环绕这个核心,把问题理出一个头绪来,集中笔墨,一层一层地说透它。二是研究群众对这个问题的思想认识状况,找出群众对这个问题有哪些模糊和不正确的看法,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些看法,然后在阐述正面观点的时候,澄清这些模糊和不正确的看法,从而确立自己的论点,这样可以增强文章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有助于把道理说透。

b. 对于抽象的道理,要善于在阐述中进行具体剖析。

不要把抽象的概念原封不动地照搬给读者,不要停留在概念上绕圈子。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一方面要善于把大道理化成小道理,把小道理说透,大道理也清楚。另一方面,抽象的道理往往包含在具体的事物之中,要尽量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譬如,通过典型材料的分析解剖来说理。

c. 论证时材料和观点要统一,结论和论据要结合。

一篇社论中的基本论点要鲜明、突出,应该像一面旗帜一样统率全文。要让读者接受你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