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820新闻传播实务之新闻评论教程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叫谋篇? 什么叫结构? 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案】(1)谋篇的含义

谋篇,即布局,或指搭架子、列提纲,这是在解决选题、立意和论证之后将思想成果见诸书面的阶段。

(2)结构的含义和作用

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是指文章各个部分之问以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的安排,它包括开头、结尾、段落层次、过渡、照应等。

①结构的好差,直接关系到评论文章中心论点能否得到突出,能否为受众所接受。

②结构安排得好,思路展得开,评论会层次分明,论证严密,中心突出。

③结构得不好,思路不畅,评论会层次紊乱,线索不清,中心论点得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明。

(3)谋篇和结构的关系

①结构,是谋篇布局见诸文字的外在形式。

②谋篇的优劣,在评论的结构中可以得到具体的验证。

2. 社会主义媒体特别是党报的新闻评论为何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答案】社会主义媒体特别是党报的新闻评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的功能和新闻评论的性质决定。

(1)社会主义的新闻媒体,最主要的功能是党的喉舌,也是人民的喉舌,是党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

(2)新闻评论是各种宣传形式中最重要、最权威的一种形式,尤其是党报的社论和其他重要评论,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着媒体的立场、观点和它的党派性。因此,在新闻评论工作中,忠贞不渝地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既是搞好评论工作的首要条件,又是改进和加强媒体工作、提高新闻传播质量和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前提。所以,社会主义媒体特别是党报的新闻评论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

3. 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投领导所好,不如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好; 说得好、写得好、唱得好、吹得好,不如干得好,不如干出实绩好。

【答案】

4. 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何在?

【答案】(1)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背景

1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是互联网。互联网进入现代人们的生活,它不仅成为一种工具,而且正在演化为一种政治。网络媒体的出现,揭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互联网是连接领导和网民的一个重要通道,是领导听取百姓意见的开放空间。中国网络媒体所显示出来的社会影响力、政治认可度、对重大事件的报道能力都清楚地表明,它已经成为中国的主流媒体之一。

②互联网出现以来,网络新闻以其及时性、丰富性、开放性、交互性和畅通性,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受众。它的发展速度之快,信息量之大,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深,使传统媒体只能望其项背。

③网络以其极强的互动性,为公众的言论自由和表达自由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这一方面刺激受众的表现欲和发言权,活跃政治生活中的民主气氛; 另一方面,也是对传统新闻评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网络新闻评论应运而生,而且呈蓬勃发展之势。

(2)网络新闻评论产生的意义

①网络评论和传统媒体的评论相比,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网络评论能及时把握社会的思想动向,敏锐地捕捉倾向性的有前瞻性的问题,研究分析其产生的缘由、发展趋势和社会影响,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最大特点就是快速反应,网上热评; 公众参与,各抒己见; 由小见大,点到即止。网络评论的迅猛发展,点击率的日益增长,既表明公众对话语权的珍惜,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又说明网民己不再满足于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还期望通过网络评论来得到对新闻事件的最新评价,从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②网络评论的功能和作用显而易见,就目前而言,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它可以配合党和政府的工作中心、重大部署,开展正面引导; 可以围绕网上热门话题,组织有深度、有说服力的文章,释疑解惑,坚持导向; 可以针对敌对势力的造谣、歪曲和攻击,开展有针对性的舆论斗争,澄清是非,掌握主动; 可以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尽快披露事实真相,以正视听,把谣言传播的空间压缩到最低程度; 此外,还可以把网上舆情跟踪、引导和有害信息的处理紧密结合起来。

③网络新闻评论的特征和优势:

a. 准确及时,快速反应

网络新闻的重要特点,是快速及时,力求同步传递。网络评论同样如此,应以快速反应、先声夺人见长。网络评论的即时性不是以天计,而是以小时计,对国内外的各种有新闻价值的新闻即时发表评论,一般传送出1小时左右即可上网发表。今后这方面的时间要求会越来越高。

b. 旗帜鲜明,尖锐泼辣

网络新闻评论,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直接关系到媒体的社会影响、社会形象和诚信度。因此,评说世态万象,一定要旗帜鲜明、尖锐泼辣,不能吞吞吐吐、模棱两可。

c. 交互性强,穿透力大

网络评论拒绝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倡导自由探索,力主平等交流,为公众提供民主的

讲坛,构建说话的平台。由于网络媒体交互性强,网上网下实行联动,与传统媒体往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了解受众的反应不同,它一般在网上发布的同时,就引来网民的评头论足,有人喝彩,有人反对,直抒胸臆,各陈己见,从而形成一种生动活泼的话语空间。

d. 题材广泛,形式多样

网络新闻评论,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大到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小到随地吐痰、小学生学业负担太重等社会问题,都可以引发议论。而且,切入的角度灵活多样,文章的风格也力求朴实、平易,要充分注意到与普通的传播对象平等交流的关系。

网络评论还可以互相争鸣、互相探讨同一题目,也可以发表两种不同的意见,进行平等的友好的讨论。网上的原创评论,还可以用漫画评论的形式来表达,同样能够做到别开生面,赢得很高的点击率。跟帖也是网络评论的一种形式,而且是一种短而精的评论。三言两语,随写随发,一针见血,一吐为快。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的深化,网络评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和影响,必然会越来越大。总之,网络评论的兴盛和发展,为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的坦陈己见提供更加便捷的平台,从而帮助公众为实现理想中的社会公器功能之一“意见市场”功能,大大前进了一步。

5. 什么是评论说理的反证法和归缪法? 试举例说明。

【答案】(1)反证法,不是从正面直接来论证论题,而是从反面间接地论证论题。这种方法有时表现为以事实、事理证明同自己论点相对立的论点错误,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正确。有时又表现为证明对方论点错误,先证明与其相矛盾的论点正确,从而以后者的正确证明前者的错误。

例如,短评《节后说“节奏”》,本意是论述“节后要加快工作节奏”,但不正面立论,却从反面提出论点:“节后倘若仍是慢节奏”,“有人说‘正月慢’是风俗习惯”等,然后运用事理说明“慢节奏”、“正月慢”是错误的、有害的,从而得出结论“:节后的各项工作要快马加鞭……”,作者的“快节奏”的论点正确。

(2)归谬法,先假定对方的观点是对的,然后以其作为前提,引出一个显然是荒谬的结沦,从而以此证明对方的论点错误。由于结论一目了然,对方的理论不攻自破。我国古代不少脍炙人口的驳论文,常用此法。

例如,20世纪60年代初,当时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大反斯大林,甚至言为心声地说:“斯大林早死10年,那该多好啊! ”当时我国的一篇评论用归谬法批驳:“谁都知道斯大林是1953年3月逝世的,早死10年是1943年3月,正是苏联反法西斯战争进入最艰苦的岁月。那时谁最希望斯大林去世呢? 希特勒! ’’把咒骂者放在与希特勒等同的位置上,是一种机智的批驳与讥讽。这种归谬法论证在批驳中经常使用,运用严密的逻辑说理,很有说服力。

6. 实现立意主攻目标的途径在哪里?

【答案】立意的主攻目标是求新,即论题要有新思想,论理要有新高度,论述要有新角度。立意之本在于对论题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和扼要中肯的说理。实现立意主攻「标的途径包括以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