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701法学基础课(含法理学和民法学)之法理学导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法理学意义上法的渊源是指( )
A. 法的历史渊源
B. 法的效力渊源
C. 法的理论渊源
D. 法的政治渊源
【答案】B
【解析】教科书《法理学导论》是这样定义法律渊源的:法律渊源是指被承认具有法的效力、法的权威性或具有法律意义并作为法官审理案件之依据的规范或准则来源。根据这一定义,法理学意义上法的渊源是指法的效力渊源。
2. 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在仲裁庭超越权限时,被请求承认和执行的机关( )。
A. 依职权主动拒绝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B. 只有在仲裁裁决的执行义务人请求时,才可以拒绝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C. 可以依职权,也可以依仲裁裁决义务请求人的请求,拒绝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D. 无权拒绝承认和执行该仲裁裁决
【答案】B
【解析】根据《纽约公约》即《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第5条第1款第3项,裁决涉及仲裁协议所没有提到的,或者不包括仲裁协议规定之内的争执; 或者裁决内含有对仲裁协议范围以外事项的决定,被请求承认或执行裁决的管辖当局只有在作为裁决执行对象的当事人提出有关下列情况的证明的时候,才可以根据该当事人的要求,拒绝承认和执行该裁决。
3. 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
A. 即时强制
B. 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
C. 劳动教养
D. 行政奖励
【答案】B
【解析】《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①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②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
力的决定、命令; ③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④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根据以上规定,B 项中对公务员的行政处分属于《行政诉讼法》第12条规定的不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事项。
4. 根据宪法规定,国务院审计署在( )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A. 国务院总理
B. 审计长
C. 财政部长
D.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
【答案】A
【解析】《宪法》第91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审计机关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5. 甲为发达国家,乙丙为发展中国家并且相邻,甲国国民在乙丙两国有许多投资项目。2010年中,乙国境内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内乱,导致甲国国民在乙国的多数投资受到巨大损失。因战火也常常波及邻国丙国,甲国国民在丙国的投资也有部分损失。2011年6月,乙国政府终于平息了战争内乱,11月,甲国部分投资者就乙国战争内乱对其造成的损失向乙国政府索赔。本案甲乙丙三国都是((多边投资担保机构公约》和《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的缔约国,三方之间就投资担保和投资争端解决没有其他的双边或多边协议,根据上述两个公约以及国际经济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请判断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
A. 若甲国国民向乙国的投资己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投保,其有权就乙国战争内乱对其造成的损失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索赔
B. 若甲国国民向丙国的投资己向多边投资担保机构投保,其有权就乙国战争内乱对其造成的损失向多边投担资保机构索赔
C. 对甲国投资者与乙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若乙国政府未明确表不反对,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对该争议可行使管辖权
D. 对甲国投资者与乙国政府之间的投资争端,即使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有权管辖,乙国政府仍然可以要求甲国投资者用尽乙国的各种行政和司法救济
【答案】C
【解析】AB 两项,《多边投资担保公约》CMIGA )并未限制其战争内乱险中风险来自的地域,而只要求有损害结果在被投资国发生。根据《解决国家和他国国民投资争端公约》即《华盛顿公约》(ICSID )的规定,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ICSID )享有管辖权的条件是:①凡提交中心仲裁的投资争议的当事人,其中一方必须是公约缔约国或该缔约国的公共机构或实体,另一方则应是另一缔约国的国民(包括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经济实体)。这就是说,争议双方一般应当具有不同的国籍。②凡提交中心解决的特定争议,当事双方必须订有将该特定争议提交中心解决的书面
仲裁协议,而此项协议的存在,是中心取得对该特定争议行使管辖权的必要的实质要件。而一旦双方当事人订立了书面的将该特定争议提交中心解决的仲裁协议,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单方面撤回其已经表示的同意。③中心对投资争议的仲裁,仅限于由于投资而产生的法律争议。因此,只有同时具各以上三个实质要件的情况下,才属于中心管辖的范围。C 选项认为若乙政府未明确表示反对解决国际投资争端中心即对该争议有管辖权是错误的,因为仅仅有乙国是ICSID 公约缔约国是不够的,还要求争端双方提交书面的仲裁协议。另外ICSID 规定政府可以做出用尽当地救济的要求。
6. 下列选项中,( )是“撤销”的正确表述。
A. 行政行为因存在重大且明显的违法,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
B. 行政行为作出时违法,有权机关经法定程序对其违法加以确认,并将其效力追溯性地予以消除
C. 行政行为作出时并无瑕疵,但行政机关根据后来的情况变化,将其对将来的效力予以消除 D ,行政行为不成立
【答案】B
【解析】除特别重大的违法等情形(即行政行为无效的情形)外,行政行为一经做出即产生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撤销是指在具备可撤销的情形下,由国家有权机关作出撤销决定后而使之失去法律效力。行政行为的撤销,针对的已经成立并且产生法律约束力的违法行政行为,其效果具有溯及力。B 项,可撤销的行政行为一般在作出时就存在违法的情况,而且行政行为一旦被撤销即发生追溯力。A 项,该项措述的情形属于无效行政行为,而不是可撤销的行政行为。C 项,该选项描述的情形适用于行政行为的废止,而不适用于撤销。D 项,因为可撤销的行政行为是己经成立的行政行为。
7. 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是( )
A.1689年英国的《权利法案》
B.1776年美国的《独立宣言》
C.1789年法国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D.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
【答案】B
【解析】被马克思称为“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的文件是1776年《独立宣言》。本题易错项是1789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或称《人权宣言》,它是18世纪末资产阶级在反封建革命斗争中的纲领性文件,后成为法国1791年宪法的序言,但要注意其产生时间晚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别称是“旧制度死亡证明书”。
8. 总统制是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采用的政权组织形式。下列哪个国家不是采用这一体制的? ( )
A. 美国
B. 墨西哥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