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企业管理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麦克利兰的成就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该理论在现实中有何意义?
【答案】(1)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
成就激励理论认为人除了生理需要,还有权力需要、亲和需要和成就需要等需要。权力需要,是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 亲和需要,是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成就需要,是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
具有强烈的成就需要的人渴望将事情做得更为完美,提高工作效率,获得更大的成功,他们追求的是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克服困难、解决难题、努力奋斗的乐趣,以及成功之后的个人成就感,他们并不看重成功所带来的物质奖励。
权力需要较高的人喜欢支配、影响他人,喜欢对别人“发号施令”,注重争取地位和影响力。他们喜欢具有竞争性和能体现较高地位的场合或情境。权力需要是管理成功的基本要素之一。具有高亲和动机的人更倾向于与他人进行交往,渴望友谊,喜欢合作而不是竞争的工作环境,希望彼此之间的沟通与理解,他们对环境中的人际关系更为敏感。亲和需要是保持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
(2)该理论的意义
首先,在人员的选拔和安置上,测量和评价一个人动机体系的特征,对分派工作和安排职位有重要的意义。其次,由于具有不同需要的人需要不同的激励方式,了解员工的需要与动机有利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再次,麦克利兰认为动机是可以训练和激发的,因此可以训练和提高员工的成就动机,以提高生产率。
2. 运输与配送的区别和联系?
【答案】运输是指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
(1)运输与配送的区别
①活动范围不同
运输是在大范围内进行的,如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等; 配送一般仅局限在一个地区或一个城市范围之内。
②功能上存在差异
运输是实现以大批量、远距离的物品位置转移为主,在运输途中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存储功能; 配送以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物品的近距离转移为主,但同时要满足用户的多种要求,如多个品
种、准时到货、多个到货地点、小分量包装、直接到生产线、包装物回收等。为了满足用户的上述要求,有时需要增加加工、分割、包装、存储等功能,因此配送具有多功能性。
③运输方式与运输工具不同
运输可采用各种运输工具,只需根据发货地点、时间要求、到货地点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选择即可; 配送则由于功能的多样化,运输批量小、频率高,主要是以汽车或小型汽车为主。
(2)运输与配送的联系
①运输和配送有着紧密的联系。运输活动必须通过运输工具在运输线路上移动才能实现物品的位置移动,它是一种线路活动; 配送以送为主,属运输范畴,也是线路活动。
②运输与配送具有互补关系,运输再配以搬运、配送等活动,就能圆满完成改变空间状态的全部任务。
3. 企业的筹资渠道和筹资工具分别有哪些? 它们的对应关系如何?
【答案】(1)筹资渠道是指取得资金的来源,它揭示了资金来源的方向和通道。企业常见的资金来源渠道有:国家则政资金、银行信贷资金、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其他企业资金、个人资金、企业自留资金、境外资金等。
(2)筹资工具是指取得资金的具体形式,也就是金融工具。随着金融创新,企业可以运用的金融工具越来越多,常见的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
(3)它们的对应关系: ①银行信贷资金
③其他企业资金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 发行股票、发行债券。 ②非银行金融机构资金
4. 资产剥离与分立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案】资产剥离是指企业将其自身的一部分出售给第三方。分立则是企业按比例把它在一个子公司拥有的股份分配给自己的股东,从而形成两个公司,它们与以前仅有的一个公司具有相同比例的产权所有关系。
(1)资产剥离与分立的区别:
①资产剥离往往与并购交易相联系,在国外约40%的收购与其他企业的资产剥离相对应。 ②分立没有货币易手,子公司的资产也不重估,这种交易可看作一种股票红利和免税交易。分立后的新公司拥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而股东直接持有新公司的股票,可以直接参与管理人员的选用,从而取得了更大的控制权。
(2)资产剥离与分立的联系:分立可以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剥离。
5. 项目计划过程组包括哪些子过程? 项目计划编制过程有哪些步骤?
【答案】(1)项目计划过程组的子过程
①在图所示的21个过程中,某些过程彼此之间有确定的依赖关系,前一过程不完成,后一过程就无法开始。这类过程称为依赖性过程,或核心过程,主要有范围计划、范围定义(工作结构分解)、活动定义、活动排序、活动历时估算、进度计划、资源计划、费用估算、费用计划和项目计划等。
图项目计划各过程及其相互关系
②一些过程之间的关系要视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可称为保证性过程,或辅助过程,主要有质量计划、组织计划、沟通计划、采购计划、询价计划、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量化和风险应对措施制定等。
(2)项目计划编制过程的步骤:
①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
收集相关项目的历史资料、文件、法规、技术、市场等信息; 召开必要的专家咨询和分析会议,对与计划编制有关问题进行分析预测。
②项目范围定义与工作结构分解
项目范围定义就是把项目的可交付成果分解成较小的且更易管理的单元。其主要目的在于:提高成本、进度
和资源估算的准确性; 确定绩效测量与控制的基准; 帮助进行责任分配。
③确定活动并建立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图
要完成一个项目,在确定该项目需要完成哪些工作之后,还要分析这些工作中包含有哪些具体的项目活动。项目工作结构分解是确定项目活动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依据。项目活动在时间顺序上存在逻辑依赖关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活动间的逻辑关系分为平行、顺序和搭接三种。
④资源计划及平衡
资源计划是确定实施项目活动需要哪些资源、从哪里获得、何时获得以及如何获得的过程。如果某种资源在某一时间的需要量大于资源的可供量,那么就需要进行资源平衡。项目资源计划是在项目范围计划、项日进度计划以及项目质量云! 划的基础上完成的。
⑤风险分析与应对计划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