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海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现欲在实验室测定35°C 下苯的黏度:
(1)需要准备什么仪器与试剂?各自的用途是什么? (2)简述测定过程。 (3)写出算式。
【答案】(1)恒温槽恒温;乌氏黏度计一一测黏度;秒表一一测时间;蒸馏水一一参照液体(黏度、密度与温度 关系己经有精确的测定值)。
(2)首先恒温槽调到35°C , 将加了水的黏度计在恒温槽中恒温15〜20min ,然后测定一定体积水通过黏度 计毛细管所需时间,重复三次(最大偏差不得大于0.2s ), 求得三次测定的平均值;然后倒去水,干燥乌氏 黏度计,倒入少许苯洗净毛细管,再倒入苯样品,如水一样恒温、测定一定体积苯流过毛细管所需时间三次, 求平均值。
(3)苯的黏度的计算公式
2. 在两个充有
溶液的容器之间是一个多孔塞,塞中细孔道充满溶液,在多来代替溶液代替
孔塞的两侧放两个接有直流电源的电极。问溶液将向什么方向移动?当以
溶液时,溶液在相同的电压之下流动速度变快还是变慢?如果用
溶液,溶液流动的方向怎样?
【答案】(1
)因多孔塞吸附(2)当以(3)用
来代替
溶液代替
带负电,所以溶液带正电,向负极方向移动。 的
溶液时,电位下降,溶液移动变慢。
而带正电,溶液带负电,向正极方向移动。
溶液时,多孔塞吸附
3. 化学反应的级数是不是一定是正整数?为什么?
【答案】不一定是正整数。因为反应级数是反应速率方程中浓度项的幂指数,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分级数之和,而分级数表示某种物质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正、可负、可零。所以反应级数也是可正、可负、可零。
4. 有一金溶胶,先加明胶溶液再加
溶液,或先加溶液再加明胶溶液,其结果是否相同?
为电解质,明胶则可作稳定剂抑
胶体被破坏,发生聚沉
【答案】实验结果是不同的。电解质能破坏胶体金颗粒的外周永水化层,从而打破胶体的稳定状态,使分散的单 一金颗粒凝聚成大颗粒,发生聚沉。而制胶体聚沉。所以先加明胶可保护溶胶在加入
时不聚沉;若先加
后的胶体不可复原,再加明胶仍为聚沉状态。
5. 超电势的存在是否都有害?为什么?
【答案】超电势的存在不都是有害的。解过程多消耗电能。
有害的一而是由于电极的极化产生了超电势,使电
有利的一面是可利用超电势的存在实现电解分离,例如可利用在不同金
属上的超电势的差异,
控制与金属离子的析出顺序。
6. 写出分子的平动配分函数并注明式中各项物理量所代表的意义。
【答案】
其中,为圆周率,m 为分子质量,k 为玻尔兹曼常数,T 为热力
学温度,h 为普朗克常数,V 是分子运动空间的体积。
二、计算题
7. 由沙克尔一特鲁德方程证明1mol 理想气体的平动熵可写为
式中,P 的单位是kPa 。计算
比较。
【答案】根据沙克尔-特鲁德方程,有
由此可知
8. 在
时,已知
浓度为
浓度为
在纯水中的解离平衡常数为
试计算
的
的Cu (NO 3)2溶液。
溶液;(3)浓度为
常数的
溶液;(4)
时,
下氖的摩尔平动熵
并与实验值
在下述液体中形成饱和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
【答案】解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在定温下有定值,与溶解的实际情况无关。
(1)在纯
中,由于
的溶解度很小,
解得(2)在
的
溶液,离子强度
忽略溶解了的
解得
由于同离子效应,(3
)在浓度为
的饱和溶液浓度显著下降。 的
溶液中,
同样忽略溶解了的
对离子强度的贡献,
则
的贡献:
所以
由于外来电解质的加入,增加了离子强度,使就是盐效应。
(4)在浓度为更小,则
溶解得更多。
解得
溶液中,道理与(3)相同,只是离子强度更大,
变小,
的溶解量比在纯水中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