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信息时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

关键词:信息时代,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先进生产力

  摘要

生产力概念是唯物史观最重要的基本范畴之一。和其它范畴一样,生产力范畴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对生产力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加深。不同时期对先进生产力的界定都带有时代特征。而对于我们今天所处的信息时代或信息社会,如何对先进生产力的概念进行界定?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是什么?在我国当前所处的特殊历史时期,就此问题的认识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生产力有何意义?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社会的建设意味着什么?这都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本文就上述问题从以下五个方面逐一论述: 第一部分"生产力范围的当代诠释"。论述以生产力的基本概念为着眼点,阐述了(1)生产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即生产力是如何形成的,形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2)传统生产力范畴的局限性。如片面强调人对自然的征服、片面强调生产力的客观物质性等;(3)现代生产力范畴的含义。现代生产力与传统生产力相比有哪些特点及探讨现代生产力范畴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 第二部分"先进生产力的评判标准"。主要讨论(1)先进生产力的历史相对性。先进生产力的界定不能脱离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应该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生产力先进性的问题;(2)生产力先进性的客观标准。评价生产力是否先进的几个基本标准如生产者的个人素质、社会生产整体协调能力、经济总量的增长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等;(3)生产力先进性的终极尺度。即如何明确生产力先进性的终极尺度以及这个终极尺度对判定先进生产力的意义。 第三部分"信息时代生产力的特征"。主要讨论(1)信息时代的概念界定。即"信息时代"和"信息社会"是如何界定的,其基本出发点如何;(2)信息时代的基本特征。与传统社会相比,信息时代具有那些特征;(3)信息时代生产力的变化。与传统生产力相比,信息社会的生产力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如经济增长、生活质量、人的发展及社会协调等以及这些变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社会的建设意味着什么? 第四部分"当代先进生产力的内涵"。文章从四个方面对信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1)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信息社会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如主体的智力、创新能力和科技进步等;(2)市场经济对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即市场竞争对合理配置生产要素、提高生产力方面的作用;(3)可持续发展对经济的长远效果。人类社会要长久存续,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并最终体现为长远生产力和(4)国家调控对经济发展的宏观影响。即国家宏观调控在协调经济发展、消除内耗、提高整体生产力方面的必要和积极的意义。 第五部分"中国改革的时代指向"。主要从(1)当代中国的改革旨在实现信息社会。(2)实现信息社会才能发展先进生产力。(3)中国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双重任务等三个方面讨论了如何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并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发展先进生产力:即在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协调经济发展,增加经济总量,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过程中使我国实现信息社会,在本世纪中叶进入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最终成为一个富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