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本文从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出发,结合教育学、心理学及STS教育的理论,指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促进STS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主要的实施方案。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战略目标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在这种战略目标的指导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程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目标的转变将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本文提出了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以渗透方式来促进中学物理教学中的STS教育的方案。在教学中注重课堂有机渗透,加强互动性,教师认真分析研究各章节的知识点,充分挖掘教材中进行STS教育的因素,找出渗透点,合理组织渗透内容,而后由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自主参与,师生互动探讨与研究。目前国内的STS教育大都采用这种渗透方法。文章结合理论分析与STS教育实践得出了一般性结论,并就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STS教育的基本原则、实施策略等基本问题作了论述。 第一部分:综述。首先阐述了课题提出的背景,是课程改革的需要、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的需要;其次追溯了研究性学习、STS教育的历史和现状;最后论证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理论研究。先论证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再阐述了STS教育的相关理论;然后提出研究性学习前提下中学物理教学中STS教育的实施模式——渗透法;最后简述了实施策略。 第三部分:实践研究。首先以心理学、教育学及STS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中学物理教学的现状,制定了实施方案;其次以“查”、“做”、“评”三个具体层次设计了教学程序;再次列举了几个实际案例;最后提出了评价与反思。 本文有待继续研究的方向是:如何对STS教育效果建立一整套使用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