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山东师范大学物理化学(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电势?用
电势说明溶胶的电泳和电渗现象。
【答案】电势:双电层理论认为,当固体与液体接触时,由于固体对液体的选择性吸附或固体表面分子的电离, 固、液两相分别带有不同的电荷,界而上形成双电层。双电层分为紧密层和扩散层,两层之间的切动面与液体本 体之间的电势差叫做电势。
①电泳现象:对于胶体粒子,其表面是由紧密层和扩散层构成的,电势为胶粒与处于扩散层中离子之间的 电势差。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粒与扩散层中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的相向移动产生电泳。
②电渗现象:电渗所用多孔膜为若干毛细管的集合,每个毛细管管壁和液体之间都形成双电层结构a 外加电 场时,固体及其表面溶剂化层(紧密层)不动,而扩散层中与固体表面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发生移动,因这些离子是溶剂化的,因而可观察到分散介质的移动。
2. 在电流密度为条件下,在电极上的超电势分别为
试写出在一混合
电极作为阴极电解时,混合电解质溶液(各个离子浓度均为
己知
:
的溶液中插入
考虑)中离子析出顺序。
【答案】超电势与电极材料、电极表面状态、电流密度、温度、电解质性质和浓度等有关。已知氢气在柏和锌电极上的超电势均大于零。推断其在Ni
电极上的超电势也大于零。又由于
的平衡电位均小于零。推断在相同离子浓度的条件下
,电极上的析出电势大小排序为:
即,
电极作为阴极电解时,离子的析出顺序为
3. 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
【答案】
不能。从
时,能否设计一个始终态相同的绝热可逆过程去计算,为什么? 判据式的条件是绝热过程和孤立系统可以看出,从同一始态出发,
绝热可逆过程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不同,达不到同一终态。
4. 在“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采用什么方法测定纯溶剂及稀溶液的凝固点?并示意画出纯 溶剂与稀溶液的冷却曲线(电子贝克曼读数随时问变化曲线)。
【答案】实验采用过冷法测定纯溶剂和稀溶液的凝固点。其步冷曲线如下图所示。
图
5. 写出平动、振动和转动配分函数的计算式。
【答案】
6. “
298K 过冷的水蒸气变成298K 的水所放的热,
而
只决定于初、终态而与
恒压过程的可逆与否无关,因而可用该相变过程的热根据熵变”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不正确,计算熵变
只等于可逆过程的热温商之和,就是说可以通过可逆过程的热温商来
若将此相变过程设计成可逆相变过
对于相变,只有在某一温度以及与该温度对应的平衡压力下进行的相变过程可近似
(T 为298K )来计算系统的
按可逆过程处理。而题述过程为不可逆恒温过程,故程则必须改变压力,此时的可逆热并不等于AH 。
二、计算题
7.
与
它的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的反应计量方程为
在
时测定的反应物初始压力和反应的初速度列于表
中,求反应级数x 和y 的值和速率系数k 。
【答案】分析实验数据会发现;有的初压力保持不变,有的成倍数关系,而初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就可以根据简单级数反应的特点或用对比法消去一个变量,从而确定反应级数和速
率方程。
解法1根据速率与压力的关系来判断反应级数。 从1、2组实验数据,保持成正比关系,所以对率方程为
从1、3组实验数据,保持
不变,不变,
下降一半,初速也降低一半,表明速率与
下降一半,而初速却降为原来的1/4, 可见
所以速
的压力
呈一级,
取第一组实验数据
解法2用对比法消去一个变量。
将1、2组数据代入速率方程,然后对比,消去相同项,可得级数y 值。同理,用1、3组数据可以求得的值。
同理
所以,速率方程为
及
为常数[因为等压下t 为常钕[因为等压下:
所以
8. 加热固体氯化铵,其平衡蒸气压在
分解反应的【答案】
和
假设
时,分别为与
求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