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院822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语文校本课程? 联系教学实际,谈谈如何有效开发语文校本课程。
【答案】(1)语文校本课程的含义
语文校本课程是语文学科视野中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开发主体,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为适应学生语文学习的需求而开发的有学校个性特色的语文课程。
(2)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
语文小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包括:
①课程的选择
这一途径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模块的选择,就课程资源而言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语文教材。课程选择只要应当具备两个前提:教师具有选择权和有充足的选择空间。
②课程的改编
这一开发方式的重点在于“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选择外,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地改造,以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即进行课程改编。课程改编利用的课程资源也主要是语文教材。课程改编涉及的因素包括:目的;
b. 内容选择;
c. 内容组织;
d. 学习经验;
e. 学习资料。
③课程的新编
a. 高中语文选修II 中各模块课程属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这正是课程标准预留给学校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主阵地,由学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部分课程是完全意义上的语文校本课程,这部分课程的开发也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
b. 课程新编中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各要素,均由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或该学校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课程新编可以利用的资源是无限的。
2. 什么是语文教育现代性?
【答案】(1)现代性的含义
①现代性涉及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的结构概念的现代性。现代性意味着一种历史意识,一种历史连续性的意识。
②现代性是作为社会历史范畴的现代性,它与科学和人类进步的启蒙规划密切相关。在这个
规划中,不断增长的知识和文化的自律性构成了变化的基础。
③现代性是作为文学一审美概念的现代性。它是一种与“新颖、变动、不断变化”相联系在一起的价值与概念。
(2)语文教育的现代性
语文教育作为课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现代性至少表现在两个层面:在教育层面,启蒙的现代性和学生主体性的发现构成了两个最核心的现代性价值; 在学科层面,审美的现代性和科学是主导一个多世纪语文学科变革与发展最主要价值力量。
①启蒙的现代性
在中国,启蒙的现代性主要表现为对封建主义的“彻底解决”。它积极肯定现实生活,强调人格的独立、平等,崇尚个性的自由发展。在课程的内容取向上,从崇尚封建经典教育转向现实生活的关怀就是这一现代价值的具体体现。
②学生主体性的现代性
我国真正确立这一核心理念是新文化运动之后,特别是杜威教育哲学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影响。新学制中,语文课程纲要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
a. 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b. 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
c. 通过活动的力一式学习语文课程。
③审美的现代性
所谓美学的现代性是指与古典的崇高、绝对、永恒等美学标准相对应的一种新的审美观念。这种审美观念基于现实生活。它崇尚通俗、简洁、短暂、偶然以及瞬间即逝等新的观念。
④科学的现代性
科学的现代性在语文教育中主要表现为三种形态:
a. 语文课程知识、结构及体系的逻辑化、系统化;
b. 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方法;
c. 语文教育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理性精神。
3. 简述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作知识的演进。
【答案】(1)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传统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包括:
①具有较强应试性的文章作法知识
a. 审题、立意、布局、谋篇的过程性写作知识;
b. 关于文章结构的知识,典型的就是起承转合,极端的是八股文的程式。
②写作知识
写作知识,指直接套用了阅读教学中的现成知识,指向一般写作能力培养的文章作法知识,主要在文选型的教材中体现。
(2)现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文体知识是现代写作教学知识体系的核心构成。文体分类知识的引进,最早可以追溯到傅斯年1914年写的《怎样做白话文》。在该文中,傅斯年引进西方分类理念,把白话文分为形状文、记叙文、辩议文、解说文四类,形成了与传统的“篇章学”迥然不同的“近代文体论”。
(3)当代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①汉语、文学分科期间
在错误的思想的误导下,写作教材建设与知识开发一度停滞,写作教学成为分科的“牺牲品”。 ②20世纪so 年代
a. 写作教学的第二波浪潮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掀起了语文设科以来写作教学内容研究与教材建设的第二波浪潮。第一波浪潮以文体知识取代文章学知识为标志,第二波浪潮则以对读写关系的反思、对能力和知识关系的反思为标志,致力于写作知识的系统性、序列化的科学追求。
b 该时期教材的特点
第一,追求写作教学的独立性和科学化。独立是途径,科学化是方向。所有这些教材,都试图解决分编型教材的科学化问题。
第二,试图改革旧的教材体系。
③20世纪90年代
到20世纪90年代初,语文教材中的写作知识基本上是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有时包括应用文)三大文体的写作知识。
4. 语文教材有哪些主要类型?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请根据当地所使用的一套语文教材作出简要评析。
【答案】(1)语文教材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语文教材按照编排类型,有综合型和分科型之分。
①综合型
综合型语文教材是我国的传统类型,它是将阅读、写作、语文知识等内容综合编在一起,将范文系统、知识系统、作业系统、助学系统等合编在一起。
②分科(分编)型
分科(分编)型语文教材是按照语文内容的不同种类和训练体系而分编成自成体系的多种并行教材。在我国语文教材史上,有代表性的分科语文教材有1956年的汉语、文学分科教材,1982年的重点中学的阅读、写作分编教材等,其余的很长时间内,都是使用综合型语文教材。
(2)对小学语文人教版的一年级下册教材的评析
该教材的教学内容及编排的特点包括: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