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610哲学综合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掌握必然性和偶然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有何重要意义?
【答案】(1)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指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即确定性趋势和非确定性趋势的一对范畴。
①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呵护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具有在一定条件下的不可避免性。
②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趋势。
③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关系表现在:
a. 没有脱离偶然的必然
b. 没有脱离必然的偶然
c. 必然与偶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2)重要意义
正确把握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①在实践中,我们必须善于分析各种偶然性,充分利用有利的偶然因素推进事物的发展,尽量避免不利的偶然因索的影响,正确估计它们可能给事物发展带来的各种影响,还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有所准备,以便处变不乱、应付自如。
②在科学研究中,应该抓住偶然现象提供的机遇,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必然规律,抓住机遇往往是在科学研究上做出重大发现的关键环节。
2. 如何认识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答案】(1)否定之台定规律的普遍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中普遍地起作用的基本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己为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所证实。
(2)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殊性
①不同性质的事物具有不同的否定形式;
②任何事物发展的道路都是曲折的,但其曲折性表现是大小相同的,即:不同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小同的曲折性。
总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是特殊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地分析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能把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作单纯的证明工具,更不能把它当做僵死的公式,形式主义地到处乱套。
3. 国家的职能有哪些?
【答案】国家是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压迫被统治阶级的工具。国家作为阶级压迫的工具,有对内对外两种职能。
(1)对内职能
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两个方面。对内的政治统治就是掌握国家权力的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强制其服从,镇压其反抗,同时在本阶级内部实行特定的民主,以特定的专政和民主相结合来实现和维护自己的统治。对内的社会管理就是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和调解,如制定和执行社会经济、财政、民政、教育、交通、卫生和治安等等方面的法律和法规,维护社会秩序,调节社会冲突,以及干预、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或直接组织经济建设等。
(2)对外职能
国家的对外职能是以国家为特定的社会主体,在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进行国际交往的职能。一方面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止和抵御外来侵袭和颠覆; 另一方面则要根据自己的利益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进行国际间的交流,参与国际经济政治生活。剥削阶级的国家还执行本国统治阶级的意志,在可能的时候实行侵略扩张,掠夺和奴役别国人民; 无产阶级国家是把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执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的职能。
综上所述,国家对内对外的双重职能及其各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般说来,对内职能是基本的、实质性的,对外职能是对内职能的继续和延伸。
4. 简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佘化了的人类”这句话的内涵。
【答案】这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条。马克思指明了自己的哲学即新唯物主义同旧哲学即旧唯物主义在理论立足点和根本目的上的对立。
(1)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旧唯物主义忽视人的实践性,因而不了解人的社会性及其历史发展,它的立脚点是脱离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旧唯物主义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他们把作为私人利益关系总和的社会,看成纯粹私人根据个人动机不受约束地去追求私利的领域。
②根本目的
旧哲学家们不懂得实践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因而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马克思认为重点在于“改造世界”。
(2)新唯物主义立足点和根本目的
①立足点
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是人们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而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长点,是它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分界线。因此,马克思将自己的哲学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②根本目的
新唯物主义者则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去“改变世界”,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实践并不是世界的本原。主体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优先存在”为前提,因为人在实践活动中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只能改变物质的形态; 人们实践活动对外部世界的影响程度还受到自身的状况和前人实践结果的制约。因此,忽视实践的意义,会把马克思主义哲学降低到旧唯物主义的水平; 而离开“自然界优先存在”这个前提,把实践看成世界的本原,就会把“实践的唯物主义”推向主观唯心主义。
5. 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呢?
【答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在于: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不同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不同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
(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作为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不同层次说明联系与发展的,而对立统一规律则揭示了联系与发展的本质,因此,它必然贯穿并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之中。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活动中的根本方法,提供理解现存事物及其运动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从根本上决定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决定着事物从肯定自身到否定自身,推动者新事物的不断产生与旧事物的不断灭亡。因此,以对立统一规律为实质的唯物辩证法本身是批判的和革命的。
6. 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应该把握什么原则?
【答案】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观点和方法:
(1)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深入了解他们所处的历史条件,坚持历史主义原则。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时代的需要,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他们的作用也就必定受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
(2)在阶级社会里,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他们是从属于一定阶级的,他们的历史作用同他们所代表的那个阶级的历史作用是分不开的。因此,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必须对他们作阶级分析。
(3)杰出人物的出现及其历史作用都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因此,必须用必然性与偶然性辩证统一的观点来分析杰出人物及其历史作用。
(4)任何杰出人物都有巨大的历史功绩,也必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错误,因此,对他们的历史作用要作全面的分析与评价,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例如无产阶级领袖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