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814艺术学综合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象征
【答案】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涵,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2. 尼采
【答案】尼采是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在认识论上,尼采是极端的反理性主义者,他对任何理性哲学都进行了最彻底的批判。他的哲学具有傲视一切,批判一切的气势。尼采猛烈地揭露和批判传统的基督教道德和现代理性。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尼采的哲学思想影响。主要著作有《悲剧的诞生》、《希腊悲剧时代的哲学》、《不合时宜的考察》等。
3. 精神分析学
【答案】精神分析学是20世纪最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它是用一种独特的精神分析方法来研究人的无意识的理论和科学,主要包括无意识沦、本能论、泛性论、梦论、人格论等。精神分析学美学是在运用精神分析学的基本观点来解释美和艺术问题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的最基本的美学主张,就是强调人的无意识与本能冲动在艺术创造与审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和深层动因。创始人为奥地利心理学家西格蒙德一弗洛伊德,代表人物还有荣格、阿德勒等,该学派用无意识、泛性欲主义和梦幻来解释文艺和审美现象,把艺术看成是性欲的转移和升华。
4.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答案】艺术发展的自律性就是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从艺术的纵向发展来看,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明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 第二,从艺术的横向联系来看,不同民族艺术之间以及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之间必然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这就是多民族艺术的借鉴与创造,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5. 格调
【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
我的态度。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6. 艺术
【答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一种生产,艺术是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 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 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其特有的目的。
7. 纪实主义摄影
【答案】纪实主义摄影是摄影艺术中一个重要的流派。该流派从照相机能真实还原客观事物形貌的特点出发,强调摄影的纪实性,注重直接而逼真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崇尚质朴无华的艺术风格。
8. 印象派
【答案】印象派,又称“印象主义”,是19世纪60~90年代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代表作有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凡·高的《向日葵》等。印象主义画家追求外光和色彩的表现,主要把身边的生活琐事和直接见闻作为题材,多描绘现实中的人物和自然风景。在构图上多截取客观物象的某个片断或场景来处理画面,打破了写生与创作的界限。此外,印象主义的巨大潮流还波及到音乐、文学、摄影、电影等领域,均取得了巨大发展。
9. 艺术意象
【答案】艺术意象是艺术主体的审美认知和审美情愫与客体物象实现化合后的心理形态,同时它也氤氲于这种心理形态的物态化表现之中。艺术意象是主体艺术思 维及其情感活动的结果,是凝结了主体生命意识和审美理想的感性显现。这种主客体统一的审美意象,一旦经过艺术媒介或艺术语言等物质手段表达出来就成为艺术作品的艺术形象。
10.艺术生产
【答案】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它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其艺术生产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其精神生产性质。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马克思关于艺术生产的概念有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 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的方式。
二、简答题
11.比较艺术作品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答案】“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
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1)“典型”与“意境”的相同点
二者的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①二者同属于美学范畴。
②二者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③在被欣赏接受时,典型与意境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象,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2)“典型”与“意境”的区别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①二者含义不同
a. “典型”的含义
“典型”是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与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是高度完满的统一。
b. “意境”的含义
“意境”是指艺术形象或情境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统一并能够蕴含和昭示深刻人生哲理及宇宙意识的至高境界。它是主体情感与客观形象的有机统一。“意”侧重于艺术家情志、理想的主观创造,是情与理的结合; “境”侧重于生活形象的客观反映,是形与神的统一。②二者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点不同
典型以再现为主,注重写实,以人物塑造见长,比较直接地反映生活; 意境则以表现为主,注重抒情,以情景交融的画面见长,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比较间接。
③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
典型的特征主要体现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而意境的特征主要表现于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更能激发起人的美好联想。可以说典型的意义更多诉诸人的理性思考,而意境的价值更多引发人的情感联想,二者在审美效应不有一定的差别。
12.艺术表现具有哪些特征?
【答案】艺术表现的特征主要有:
(1)主体审美倾向逐渐明确
艺术创作实际上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的表现,最终总要拿出饱含艺术家对现实的审美认识与审美情感表现的供人鉴赏的艺术作品。可见,艺术意象的物化至关重要。在物化过程中,必然更加需要通过艺术想象和艺术思维,将艺术意象进一步具体化、明晰化和完善化。
(2)艺术语言得到锤炼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否则便难以进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完美的艺术意象及其深刻的思想感情,是必须要运用生动的、富有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和艺术表现方法才能表现和传达出来的。艺术作品中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与精湛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是水乳交融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